近日有博客(見撒拉夫的《「目測」雨勢有效,這群校長應拿諾貝爾獎》)撰文諷刺各區校長目測雨勢就認為達到紅雨或黑雨水平是不科學的做法,可獲諾貝爾獎,說得振振有詞。我很認同文中的一些批判,尤其是指校長的觀感不可能比天台文更科學地斷定是否應該懸掛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但可惜這篇文章似乎沒有好好了解校長的原意,有斷章取義之嫌。
校長觀察雨勢的原意是要觀看雨勢,並表達對雨勢的觀感,而並非質疑天文台的決定。根據《東方日報》的報導,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就表示「建議教育局日後作出停課決定時,應仔細收集各區的實際雨勢情況,而不應只參考天文台的整體雨量數據」,可見其意見的對象並非天文台,而是教育局;另外,校長認為教育局要看的是「雨勢情況」,而不是「整體雨量數據」。換言之,校長不是認為天文台應掛不掛,而是認為教育局應宣佈停課不宣。然而,這位博客只因為報導中的一句「粗略統計各區代表對雨量的觀感。結果顯示,各區校長代表一致給予五分,即認為昨早上學時段的雨勢達紅雨或黑雨」就大造文章,認為校長的看法不科學。
從此看來,其實問題的根源是停課的決定應該是科學決定還是觀感決定—如果科學就看天文台的訊號,如果看觀感基於對雨勢的觀察。我認為校長沒有混淆,而報導也寫得清楚—報導很清楚地說明校長提出的是對雨勢的觀感,既然是觀感又怎可能是科學討論?
回歸基本,為何下大雨要停課?主要就是為了學童安全,而當初以天文台的訊息為基礎就可以更科學、有系統地進行決策,也可以避免混亂。不過,無論實行方法如何,重點還是要保障學童安全。當我們談及安全,根據整體雨量數據的暴雨警告信號是否足以量度危險程度?事實上,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考量,例如某些地區較易水浸、某些地區可能雨勢較大等,這些會影響學童安全的因素全都沒有反映在暴雨警告信號上。
校長的觀察結論也許真的是「雨勢達紅雨或黑雨」,但「紅雨或黑雨」在他們心目中是什麼?我相信不是雨量有多少毫米,而是一個雨勢已達到要停課的地步,如不停課就有可能影響學童安全。也許很多人會像那位博客般執着於科學決策,但要照顧學童安全,除了科學也需要常識。
憑觀感不科學?也什麼時候我們只相信科學而不相信常識?那位博客的文章批判觀感不科學,說「人的感覺是有差異的,有人25度也穿羽絨,也有人12度仍是T恤一件;倘若氣象預測是感覺行先,那麼酷熱與寒冷天氣警告,我們應該用北歐挪威人,還是赤道幾內亞國民的感覺?」這種認為觀感不科學的批評看似擲地有聲,但現實是如果你認為25度是冷,你會穿羽絨;你覺得12度熱,就會穿T恤。觀感也可以是行動的基礎,如果認為是冷而因為25度而不多穿衣才是有問題。那麼,若校長認為現在雨勢對學童有危險,為何不能停課?我們可以說校長的觀感不科學,但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他的經驗與判斷。說到底,觀感的背後也是常識,而我們不知從何時開始以「科學」、「制度」之名來看扁常識。
就是校長是錯了,雨勢其實不夠大,那麼後果也只是學童少上一天課,也或許會造成少許混亂,但校長可以多把關,以其對地區與學校的了解做決定,為學童的安全多添一層保障。香港暴雨警告信號在一九九八年開始實行,那時科技沒那麼發達,學校未必可以方便地聯絡家長,自決也許會引起大混亂,但在二零一七年的今日,聯絡更便利,政策是否可以更具彈性?
香港,需要科學,也需要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