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樂提及「實證」,方志恒的<政制向前走,需要沉默大多數>,則引用「科學化」的民調描述香港的「政治地形」,以論證香港人對「激進」路線並不支持,因此,補選公投缺乏群眾基礎。這讓我想起五、六十年代德國著名的實證主義論爭,參與者包括阿多諾(Theodor Adorno)、波柏(Karl Popper)、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等。有這樣的爭論在前,呂與方兩位社會科學中人竟然可以這樣自在地大談「實證」,真令人大開眼界(我甚至懷疑兩位亦曾讀過這場爭論的文章)。
而且,批判及分析兩位的論述更有多一層的學術及政治價值,因為,這兩位新力量網絡成員打造一種「實證主義」,去服務新建制力量,跟阿多諾(Theodore Adorno)當日所批判的,形成有趣的對比。
阿多諾指出,戰後在歐美社會科學的經驗研究及實證主義,以科學之名,雄霸學界,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科技理性及行政權力的新知識基礎。大量經驗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方式,把主體化成客體(object),把主體經驗、實踐化約或物化(reify)為「反應」(reaction),再把這些個人的資料以統計方法,化成社會事實,再從中確立社會運轉的法則,由方法的客觀性混成社會客觀性(social objectivity),形成所謂有實證基礎的理論。
阿多諾用了一個顯淺例子說明。實證主義者要研究人們對音樂的美學體驗,會以問卷調查方式,把受訪者的回答及反應,分類成「古典音樂」品味與「流行音樂」品味等對象(或客體),再搜集受訪者其他資料,歸入其他範疇,像性別、階級等等,便有足夠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可是,這樣的操作,一早便把文化工業塑造的文化品味視作固有的,而沒有反過來看到,像音樂品味這樣的客體對象如何被客體化(objectification)的過程,這些過程完全被掩蓋。
我們只要看一下呂大樂如何把玩幾個概念,便看到市民的主體如何被物化,繼而被設想成「實證」的材料。首先,市民的主體或所謂「聲音」,中介成民意,即對某些預設好的立場的支持,再經過統計方法總計(aggregate)成「支持度」,再成為呂大樂口中的民主運動「實力」,或方志恒的「政治地形」。這完全是阿多諾所說的客體化。
阿多諾以為,把主體客體化是資本主義的科技管治手段,製造某種無矛盾現實,一種引導人接受的現實。然而,我們今天不必把阿多諾的概念硬搬進來,不過,倒可以順著他的概念來分析一下呂大樂與方志恒的論述與建制關係。
呂大樂定下「實證」標準,質疑支持公投的所謂「激進派」,卻不敢提出自己的「實證」答案。方志恒則大膽得多,提出他的「實證」答案。
一直以來,超過六成港人支持盡快實現雙普選,這個訴求在歷來的民意調查及立法會選舉中,可謂清晰明確、毋庸置疑。但六成民意支持普選的大方向,並不等於社會上就同樣有六成人支持民主派現在的政治路線及鬥爭策略:港大及中大的民調都多次顯示,民主派的「死硬支持者」,從來都不是社會主流,只佔整體巿民的二成多左右;反而自稱中間派及沒有特別政治立場的民眾,卻是社會大多數,人數超過六成。
所謂不是主流的「死硬支持者」是誰?民調其實沒有糟糕到去問市民你是否「死硬支持者」,用一個同情理解,就是認為要一個較快年份及不管人大常委決定的人。根據2004年港大民意調查指出,支持2007年(不是2012或2017!)普選特首的是6-7成,但到2007年時調查,則有4成人認為2012年要達到普選,2009年中大調查時,則不足4成。純從民調的數字看,我不太明白方志恒的「二成多」從何而來,不過,我不敢說他作假,因為,減少是事實,也是趨勢。
但有趣的是,方志恒把減少趨勢認定為「從來都不是社會主流」的「死硬支持者」,即使純從民調數字看也是不確的。而我更感興趣的是,不是他是否忠於民調數字,而是他如何去利用民調的趨勢去「確認」一個事實--「自稱中間派及沒有特別政治立場的民眾,卻是社會大多數」。
不用甚麼複雜的分析,也知道這個趨勢的發生重要背景,正是在2003「七一遊行」及二十三條擱置後,北京政府及親北京政府中人不斷威嚇香港支持民主改革的人,打擊民主期望的過程。例如2004年的「愛國論」把普選扯上關係,當中尤以人大常委否決2007/08年普選更是確定,只有在這種壓迫下才出現所謂「死硬支持者」。
可是,這個過程方志恒不談,卻認定為一個「從來」的事實,「從來」的政治地形,實在是奇譚怪論。不要忘記,2007/08普選甚至在民建聯的黨綱出現,只是後來才刪去,如果「從來」真成立,那麼民建聯也是民主的「死硬支持者」。
故此,方志恒的「實證」答案,其實要去把一個不斷被壓迫及打擊政治期望的趨勢,一個因壓迫及打擊而造成的認命,轉成方志恒與呂大樂所說的「溫和」與「中間」,一種在香港長期甚至從來的民意。這與其是「民意」,倒不如說是建制派的期望或希望,過去一直以來,這種「溫和」與「中間」,建制派也不敢隨意確認為事實,倒是在呂大樂與方志恒的論述中,經過了他們的「實證」,變成了香港從來與獨特的政治地形!
出處:批判新建制力量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