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文:中大國是學會主席黃宇翔
刊於《成報》24/3/2014
「佔領中環」運動由前年發起之今已歷一年多有餘,但目今佔中也只聞樓梯響、未見實績,甚至已被不少視為空談,對其嗤之以鼻者更比比皆是。若簡單歸納問題癥結,便是「士氣已泄」。
明顯地,今日的「佔領中環」運動實際上乃是一個「爭取普選聯盟」,而非落地推行佔中的組織。從政治鬥爭角度而言,這完全是一個失敗的操作,作為鬥爭手段,而且是「最後武器」,豈有拿出恐嚇一年有餘,而不用之理。政治鬥爭講求的是「造勢」,以及「用勢」,但現在的「造勢」既造不大。隨着歳月推移,「泄勢」卻日益明顯,而「佔領中環」按現時情況推測卻極有可能是必須用以爭取普選的手段,但卻在「泄勢」中「用勢」,後果我不敢想像。
當然,從推動民主商討而言,「佔領中環」成效是有的。至少也讓不少像我般的憤青瞭解到直接民主以及民主商討是怎麼一回事。但就推廣至公眾而言,卻稱不上成功,歷次商討日均在學院中舉行,鮮有走進社區,而參與者更多為學生,發動群眾的情況似乎不太理想,象牙塔中鬥爭的色彩過於濃厚。
再者,領袖問題更是使人憂心。毫無疑問,「佔中三子」的人格値得我們信頼,學養豐富更不在話下。「佔中三子」之一的戴耀廷更説出:「我最壞的打算是像甘地一様死去」的豪言壯語,以表心跡。這種知識分子的沉思作為回憶錄的陳詞固然是動人,作為旁觀者的洞察也使人折服。然而,作為政治鬥爭中的領袖,卻顯得莫名其妙,在需要説「抗爭到底」的時侯卻説「我不怕死」,在發動群眾而言顯然是不合格。我相信香港人所需要的不是譚嗣同式的悲壯死去,需要的是孫中山般的號召革命。
而更實際的是,即使是甘地,也有尼赫魯從旁輔助。而「佔中三子」作為佔中運動的核心,卻沒有相應的領袖魅力,没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更難於想象他們帶領叫口號、譲人民熱血沸騰。而他們也似乎也看到這個問題,在商討中日多次鼓勵大家參加「佔領中環」運動,帶動「佔領中環」的推展。但値得憂慮的是,實際上領導運動的是誰?究竟是「佔中三子」一齊叫「我不怕死」,是白鴿黨再入中聯辦,抑或是學聯擔大旗?不管是那一種情況,我相信都難以良好地組織佔中,而在佔中中如何平衡各派人馬,相信又必定要大費功夫。
不論如何,佔中去,只因沒有真普選。衛香港,不論時勢艱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