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擺賣,製造大量垃圾,不是新鮮事,有興趣者可上Youtube找一些舊香港的片段重溫,便知大概。港英政府當年正是借衛生問題大造文章,污名化這種自力更生的社區經濟模式,最終達至近乎零容忍(除了少數持牌人)的小販政策。
朗豪夜市的垃圾問題之所以嚴重,除了買賣雙方的公德心有待增長外,依我觀察,相當大程度是空間設置和配套不足的技術性問題。來幫襯的年輕人平日不見得是垃圾蟲,否則香港一般街道和商場便不會這般乾淨企理——通常比較汚糟的是街市這些地方。而朗豪坊一段砵蘭街,環境比街市或花市更惡搞。它本身已不算寬闊,馬路仍有汽車行走,小販和顧客被迫擠在一起,塞滿整條行人路,可以說連轉身也有困難,遑說設置足夠的垃圾桶讓人把用完的器皿丢棄。
更大的問題是,夜市賣的食物少不免有殘羹和渣滓剩低,在一個如此狹窄和擠迫的地方,一雙手拎住盛了湯汁之類的器皿,隨時會濺濕自己或身邊人的衣物,這時候,只有極執著的人才會不避麻煩用手拎住這些垃圾,還要像玩過關遊戲般運送它們去有垃圾桶的地方,而垃圾桶必須未爆滿。一般人在這種處境下,有很大的心理誘因貪方便,盡快把手上垃圾丢棄——尤其看見有人已經這樣做,多一件唔多,少一件唔少啦,係咪先?
所以,與其歸咎於香港人的劣根性,倒不如從平常人的心理入手,思考助長垃圾問題出現的環境因素,切斷其根源,這樣會來得更實際。換句話說,有關當局應吸取教訓,在下一次夜市時做更充足的規劃和準備,例如是否要封路呢?是否和朗豪坊研究提供更多協助呢?我相信,只要大家本著社區經濟的自主精神,總有方法使情況改善的。要打破自上而下的商場管理模式,得付出多一點心力和耐性,俗語有云:針無兩頭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