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丁蟹效應

丁蟹效應

由鄭少秋飾演的丁蟹,是神劇《大時代》的主角,佢活在自己的平行時空,本能地倒轉一切不利自己的批評,將之重新演繹,旁人看來拗橫折曲,佢自己卻理直氣壯,而且邏輯一致,完全把問題和責任歸咎於別人,維持自我感覺良好,堪稱自我中心的極致和人辦。

作為觀眾,從第三身角度看,輕易可以看到端倪。但退一步看,如果沒有抽離看問題的能力,困在自己會自動過濾一切負評的世界,像林鄭那樣,又如何可以跳出自以為是的迷思,醒悟到原來自己才是丁蟹化身,與整個世界為敵,還自以為一直為正義而戰呢?

人有一種證明自己正確的心理需要(或者是演化出來的求生本能吧),為了一些小事,跟其他人爭論,並非罕見,有時事後睇番,都覺不必。為了大是大非,與意見相反的人,辯到面紅耳熱,半步不讓,就更加不出奇。一方面關乎公義/公道,認為拗輸了,世界會變壞;一方面受制於難以抑止的衝動或慾望,關乎面子或尊嚴,不容許自己站在錯的一方。到底自己可會有意無意地毋視一些有力的反對意見、不利證據呢,正在努力為自我(身分認同或形象)而戰的人,很少有這種質疑。

一個人偶爾上腦,偶爾犯錯,並不是大問題,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人會從錯誤中學習。但假如一個人經常被否定,被不利自己的證據包圍,便會感到很不安,很不開心,就像向前行一步,也生怕表面看來是平地,實際是一個洞,隨時會掉進去粉身碎骨般。長期陷入這種不確定性的危機感中,人很難正常而心安理得地過活,有可能發瘋。出於保護自己的需要,情願扭曲外在世界的黑與白,甚至做出平時不會做的極端行為,也要求取心安。這過程未必刻意的,正如丁蟹害了人,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頂多是自衛行為,是有苦衷的,他始終自視為苦主。無意作惡,客觀效果上郤傷天害理,正是此個非典型歹角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