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張圖學懂香港樓價愈炒愈貴的轉讓大法

一張圖學懂香港樓價愈炒愈貴的轉讓大法

當大家捱生捱死先勉強買到個單位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市場上其實有大量炒家一直有條「秘密通道」炒賣住宅單位,扭曲香港住房純為炒賣投機,令普通市民上樓難上加難?以下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不少人透過公司股權轉讓的炒樓大法。

本土研究社早前發佈的《富稅難收:香港股權轉讓住宅避稅研究》,發現大量炒家為避開各種物業印花稅,一直用「連殼買樓」的方法買樓,亦即透過買入正持有住宅的公司股份,間接取得物業的擁有權,變相避過所有辣招,令政府保障市民房屋資源的機制形同虛設。

現時,「連殼買樓」只需繳交0.2%嘅股權轉讓印花稅,稅率遠低於所有「辣招」。《富稅難收》發現,這個漏洞近8年已至少令庫房損失近100億,金額之大足夠凍結全港78萬公屋租戶加租10%五年。「連殼買樓」令投資者可以極低入市成本炒賣本港單位,稅率甚至比「首置買家」更低,令炒家成功「自出自入」,猶如將香港房屋市場變成「無掩雞籠」,加劇樓市炒風!

更嚴重的是,「連殼買樓」其實嚴重傾斜炒家利益,令物業印花稅變成專門懲罰住房用家的「窮人稅」。現時由於銀行按揭限制的關係,「連殼買樓」往往需要先繳清住宅單位的總值。以一個價值1000萬的沙田第一城單位作為例子,一個有能力全數賣單的外地炒家,正常需交300萬的物業印花稅,但利用「股權轉讓」後卻只需繳付2萬元的印花稅,甚至比有真正自住需要的「首置買家」所需的近40萬印花稅更低,是名乎其實的「越有錢越有得玩」。

可笑的是,政府一直承認「股權轉讓」會窒礙政府區隔用家及炒家的房屋策略,卻不斷以「漏洞非普通市民使用的方法」為由,多次拒絕堵塞這個政策漏洞,但又默許炒家利用「避稅後門」,情況與自行「廢辣」無異。最終一眾炒家繼續「自出自入」,而星斗市民就更難上樓。

樓市「辣招」的原意是透過大幅增加炒家的入市成本,寓禁於徵,最終重建一個用家主導的房屋市場。 但難以理解的是,為何政府卻一直默許投資者利用「股權轉讓」繞過所有炒賣限制,令有真正居住需要的用家在住宅市場長期處於弱勢位置?為何政府聲稱要抑制住宅炒風,又不斷縱容鉅富避稅炒樓?未來要開徵新房屋稅(例如資產增值稅)時,這個「連殼買樓」後門一日不堵塞,一日都會容許炒家將給普通市民買的樓愈炒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