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Peak Oil : Its implication for Hong Kong》:一份備受忽略的文件
4.1 這份篇幅28頁在網上流傳的英文文件在2007年6月刋發。作者是Geoffrey Chen, Robert Footman, Alex Tancock。其中Robert Footman是前運輸署署長霍文,亦是自港英政府年代便擔任多個政府首長級職務的資深政務官。一如很多退休高官,霍文自退休後便低調生活,鮮有就公共政策發表意見。
4.2 然而,在2007年,霍文毫不避嫌,在上述文件中語重心長地呼籲政府和社會人士應重視石油產能峰值這個即將出現的危機。我們有理由相信,退休前擔任運輸署署長的霍文,對於香港如何高度依賴石油運作,掌握比一般官員更多的數據和有更深入的瞭解。對於踏入21世紀後全球所面對的石油供應困局,他顯然憂心忡忡。所以即使在退休後,亦就這個與其退休前官職範疇有一定重叠的範疇發表意見,促請政府要面對現實,積極作出應對方案。
4.3 很可惜,霍文等人之意見,卻未獲政府和大眾的重視,反映政府和社會就此事之風險意識極度薄弱。為此,我特意將該文件若干重要內容複述,特別是其涉及航空範疇及石油產能峰值對經濟的影響的部份。這些內容都與現時機場三跑的討論有著密切關連。
4.4 自該份文件刋登七年過後,其立論和建議仍然經得起時代的考驗。當然有關作者並未預計到美國頁岩油在2007年後的急速發展,延後了石油產能峰值的來臨。但整體而言,其內容仍很有參考價值,毫不過時。事實上,霍文等準確地預計到油價其後的急升,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的打擊,間接引爆了2008年9月的環球金融海嘯,較諸當時的財金官員表現更出色 !
4.5 霍文等在該文件中明確指出石油是有限和非再生資源。人類社會現時已幾乎將產量豐富和容易開採的石油儲備開採殆盡,繼而被逼開採成本昂貴,難於開採及質素差劣的石油資源。
4.6 該文件的作者特別指出,預測石油產能峰值的時間並不容易。但如果對石油供應前景過份樂觀的話,將會令政策制訂者忽略其嚴重性而導致出現過於自滿的心態。目前運輸局主管運輸事務的官員和機管局的董事會,根本上忽略了石油產能峰值對航空事務的潛在影響。
4.7 霍文等在該份文件強調,日後石油產能峰值就石油價格和供應的衝擊,將會對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重大損害。他們引用了1970年代的石油供應危機、1990年蘇聯崩潰後古巴所面對的石油短缺及2005年颶風卡持里娜對全球石油供應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颶風卡持里娜的個案,美國因該颶風喪失了24%的產量(每天減少了150萬桶),油價急升至70美元/桶。但即使油價上升,供應量卻沒有增加。這反映出全球供應和煉油能力已無多餘的後備供應,而當時的石油供應和耗用量只是僅能互相抵銷而已。
4.8 在該文理論介紹的總結部份,霍文等人清楚指出石油產能峰值最終是風險管理事宜。他們確信石油產能峰值正在逼近,只是未能清楚指出在何時。這是因為石油產能峰值是一個過程,要待其影響充分發揮,社會感受到打擊,人們才驟然醒覺有關問題。
4.9 他們指出,政策制訂者及社會大眾對石油產能峰值問題並沒有給予其應有的重視和關注。這種無知和自滿使人恐懼,因為當中涉及極大風險。
4.10 由於要應對這個危機及執行所需的替代措施,社會需要在峰值到臨前最少20年作出大規模和協調的投資。所以在任何認真的政策制訂者的議程中,石油產能峰值應該佔據最首要的優先地位。
4.11 對於石油產能峰值對香港的影響,霍文等人列出以下各點 :
• 長遠而言油價會大幅上升;
• 短期而言油價會變得極波動;
• 石油供應將會較不可靠;
• 由於香港主要經濟活動和其樞紐位置取決於其能否取得可負擔的石油資源,石油供應中斷和長期高企的油價,將會影響香港作為區域樞紐的位置;
• 舉例來說,高昂的航空公司營運成本會導致公幹飛行減少、航空公司倒閉,打擊香港作為商業飛行的樞紐地位;
• 油價急升會長久減少香港的貿易額;
• 香港須從鄰近採購食物;
• 香港政治穏定性會受到影響,因為低收入群體最受影響,最悲觀的情況可能會出現社會和政治制度的瓦解。
4.12 霍文等人亦就此危機建議出一個應對框架,當中包括 :
對內而言,特區政府應 :
• 確立責任
• 識別風險
• 制訂應急計劃
• 制訂緩解策略
• 與持份者溝通
• 提高社會的危機意識
對外而言,特區政府應 :
• 與內地對口的政府機構溝通
4.13 很明顯,從機管局、運輸局、行政會議及社會上就機場三跑這個項目的討論,可以看到相關的能源考慮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風險意識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