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見光墟】土瓜灣劏房户徒步推車6小時擺檔 賣舊物幫補生計

【見光墟】土瓜灣劏房户徒步推車6小時擺檔 賣舊物幫補生計

患長期病的Sunny(左)為節省車費,從土瓜灣徒步推車6小時到石硤尾擺賣

本年開始的「社區新聞計劃」,工作坊已於今年十月圓滿結束,參加者以社區報人身分走入社區,報導各區大小事,書寫社區願景!以下為深水埗社區報與獨媒編輯室合作報導。

一連兩日(8至9日)的「暖笠笠見光墟」落幕,暖笠笠的熟食固然是焦點,價廉物美的乾貨攤同樣吸引遊人尋寶。價格便宜許多時是因為舊物回收,基層檔主卻非為環保,而是因生活所迫。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國權表示,「見光墟」計劃多年來爭取略見成果,唯小販們始終欠一個合法謀生的身分,促政府盡快重發小販牌照,還他們經濟自主的權利。

更多:
90後元朗人長征擺檔 望區區定期有墟市

P_20181208_191334

「今朝6點幾出發,嚟到呢度12點左右開始擺檔。」41歲、剷了平頭的Sunny,共花了約6小時,由土瓜灣的家慢慢徒步推4大箱貨物到石硤尾擺檔。他賣的都是二手書、玩具及飾物等舊物,但因貨品仍然新淨,更幾乎都只賣5元,吸引不少客人駐足;雖受長期病所困,他陽光膚色的臉上仍掛著的燦爛笑容,成了攤檔的招牌。

被問及書本的來源時,他和盤托出:「有啲書執返黎嘅,有啲係朋友畀嘅。」有客人聽罷即時離開:「執返黎㗎?咁我唔買啦」。其實他擺檔前,已花了好幾天時間把貨物逐一仔細清潔,並仔細挑選出較完好的貨物才有來賣,根本看不出貨品的新舊。不過,Sunny認為「做人嘅嘢,無咩必要講大話」,「呃呃氹氹」不適用於他的檔攤之中。

愈搬愈細迫賣舊物 拾荒拾出二手攤

十分健談的Sunny,原來身患長期病,已失業近半年,為減省成本竟走路到見光墟。他最近由旺角搬到土瓜灣的劏房,更開始於街上執紙皮。「租金愈來愈貴,住劏房都要成3000蚊,之後可能要瞓街。」因他的家愈來愈小,亦想透過是次擺檔將家中物件變賣。執紙皮期間,亦意外發現不少棄置物品。仍有重用的空間,故他亦希望為這些舊物尋找一合適的家。

對於自己第一次擺檔做「老闆」,Sunny不覺興奮,只望幫補生活費。他其實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我只係想做一份文職。」以往曾於超市及便利店工作,因長時間工作使左腳腳踝勞損,有時走路甚至不能走直線。為求改變,他於年前亦開始修讀設計文憑,但發現自己難以跟上公司的步伐。「佢地要求我3、4個鐘畫好哂啲圖,但我可能要一日先搞得掂。」加上因患有長期病而遭上司閒言閒語,最後只好辭職。

對於未來,他實在不敢想像,今次有機會擺攤,總算教他重新掛上笑容:「5蚊一件,全部都5蚊一件,書就10蚊3本。」

DSC_2400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的組織幹事李國權

關綜聯促重發小販牌「還他們自主身分」

主辦單位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的組織幹事李國權表示,「見光墟」計劃從一開始只有十數個深水埗街坊,到今日吸納到更多來自不同地區、售賣不同貨物的檔主,令他非常感動。他指出多年來民間在爭取墟市的空間、資源上都有進展,然而檔主們始終欠缺一個身分。他促請市民關注立法會未來就爭取重發小販牌照的討論,還小販合法經營的身分,也還他們經濟自主的權利,「要一齊睇實政府」。

更多:
「明火」熟食飄香 花膠碗仔翅成本價益街坊
獨立建制區議員撐場 遺憾區議會無支持

深水埗社區報記者:何盈盈、劉兆康
獨媒記者:梁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