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方凝:大灣區時代的香港文化

【文化論政】方凝:大灣區時代的香港文化

最近,主宰了全港近八成書籍流通的聯合集團決定把書籍發行倉庫搬回內地,震撼了香港整個出版界以至文化界。該集團旗下負責書刊物流業務的「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下稱「聯合物流」)近日通知本地出版商,它們原本位於大埔的倉庫,將由今年第三季起搬到廣州南沙萬頃沙鎮的迪安路保稅加工區,並交由子公司廣州聯合供應鏈管理公司管理。

該消息一出,隨即引起本地出版界的極大反應。有書商除了因為書籍送往內地增加物流費用,更因為內地海關可能扣查書籍,正打算結束出版生意。另外,因為搬倉,部分出版商已收到聯合物流退貨的通知,現正籌謀另覓發行與倉庫。可見聯合物流這個看似平常不過的市場舉動(聯合物流稱,搬倉純粹因為香港租金高昂),對香港出版界(尤其獨立出版)影響甚巨,牽一髮動全身。

獨立出版我自求我道

其實,對於本地出版界來說,聯合物流這一類牽一髮動全身的舉動已非首次。記得5年前,本地獨立出版社上書局曾遭聯合物流大批退書。當時上書局與輿論均認為上書局之所以遭大批退書,跟上書局出版支持佔領運動書籍有關。有報道更指,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三中商」一直冷待支持雨傘運動的書籍。所以,聯合物流退書實有政治審查之嫌。

正如我另文所曾指出,聯合出版集團有否對本地出版進行政治審查並非問題的關鍵。反正這已經是被證明了的事實,早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關詩珮新書《全球香港文學:翻譯、出版傳播及文本操控》的出版便因政治審查而告吹。從5年前上書局以至最近聯合物流搬倉的例子,更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出版集團在本地圖書市場所扮演的壟斷角色。試想想,當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三中商佔全港書店數目五成以上,大部分小型獨立出版社都得靠聯合物流發行,甚至絕大部分「香港專題」的中文出版都出自三中商體系,香港的獨立出版以至整個出版界的獨立性又從可說起?

當然,面對聯合出版集團的壟斷,也有「里人文化」等有心的企業為本地獨立出版界提供另類發行的出路。然而,究其根本,還得自行組織起來,我自求我道。兩年前,由文化工房、kubrick、印象文字、格子盒作室及Book B等五間獨立出版社所成立的「52Hz出版聯盟」,則代表其中的一種自救模式。該聯盟開宗明義「從香港出發,連結華文獨立出版,互相照應、照顧」,亦為本地出版界打開了三中商模式以外的另類想像。

不過,「52Hz出版聯盟」的模式始終集中在幾間本地獨立出版社的身上,至於書籍發行、銷售、推廣等相關的關鍵環節,以本地大部分蚊型獨立出版社的規模來說,根本無暇顧及。面對聯合出版集團的壟斷,本地獨立出版業界能否再走多一步,跳出過往各自為政的局面,與本地獨立書店及獨立發行結成一個集出版、發行、銷售與推廣於一身的、更大的網絡與聯盟,實關乎本地獨立書業的生死存亡。

至於今次聯合物流搬倉,業界有不同的忖測。有書商認為將在香港發行的書籍集中在內地管理,是為了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加強意識形態控制的方針,會嚴重威脅本地出版自由。筆者不排除今次聯合物流搬倉或多或少跟習主席的意識形態方略的改變有關。但據消息人士,聯合物流之所以搬倉,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為了配合中央政府近來所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計劃。

其實,在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早已出現在國家文件《一帶一路》中,直至最近才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所謂大灣區,是指由圍繞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伶仃洋組成的城市群,其中包括廣東省9個相鄰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雖然有論者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計劃主要圍繞經濟建設而開展。但只要我們稍為瀏覽香港特區政府宣傳「粵港澳大灣區」的官方網站,我們會赫然發現,「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等都被歸於「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範疇之列,更別說與今次聯合物流搬倉直接相關的「航運物流」了。或許,今次聯合物流搬倉對本地出版界所造成的衝擊只是「粵港澳大灣區」計劃的其一個意想不到的漣漪而已。

在香港內部,面對聯合出版集團的壟斷,本地獨立書業猶可另謀出路,但面對面積5.6萬平方公里、7000萬人口的「粵港澳大灣區」呢?面對「大灣區時代」,香港文化將如何自我定位?或許,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

作者是文化評論人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