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去年的《財政預算案》相比,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針對文化藝術的內容的確有所增長,由去年的三段描述增長至七段描述,後者的篇幅竟有一頁之多。心水清的讀者大概會知道,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200億元改善和增建文化設施,包括在未來十年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和文物修復資源中心、擴建香港科學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大會堂,以及翻新香港文化中心」,其實不過是延續香港特區政府過去十多年因為配合興建西九文化區,而持續提升文化硬件的發展趨勢。
文化硬件軟件持續增長
至於增撥5500萬元,支援九個主要演藝團體、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中小型藝團,增加康文署場地伙伴計劃下中小藝團的資源,另外向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增撥5億元,並放寬配對條件,鼓勵商界和私人捐款支持藝團發展,亦不過是香港特區政府在文化軟件政策上的延續,當中並無太大的新意。
另外,增撥資源讓康文署添置博物館館藏及舉辦展覽;支持香港藝團和藝術家到其他地方表演和舉辦展覽;向香港藝術節增加撥款,以支持藝術節委約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創作和演出,亦可視為同一文化政策發展大勢的體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針對文化藝術的內容,卻由去年的「 (產業)多元發展」轉移今年的「宜居宜業」政策大類,跟經濟與產業分道揚鑣。
政府持續增撥文化藝術資源,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表徵,是近年本地文化節目數量的持續增長。就以本地戲劇為例,演出量增加已是一個已持續了好幾年的現象。對於已步入專業化起碼三十年的本地表演藝術界來說,政府持續增加資源,本是件好事。近年經常看演出的觀眾大概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那就是每逢週末總有起碼七至八個同期甚至同一時間推出的演出,結果在「時間撞到正」的兩難下,唯有含淚七選一二,或乾脆甚麼也不見。表面看,近年本地表演藝術的發展的確是一片榮景,但演出數量多,且持續增長,是否就代表了觀眾數量亦隨之而穏步上昇?由於本地文化藝術的發展仍然由官方(康文署)與半官方(藝術發展局、西九管理局)的機構所主導,這一切會否只是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作崇的文化泡沫工程,相信政府該採取擴張性的文化政策,通過增加文化需求促進文化市場增長?
新自由主義年代的西九效應
當然,這一切的發展也可追溯至九七後一系列區域組織與文化政策的改革。改革的結果,除了解散兩個市政局,還有着當時受前市政局資助四大藝團公司化。相應地,四大藝團在接受民政事務局大比數的資助之外,還需要積極在社會上尋求其他公共資源。與此同時,對於四大藝團的表現評估亦逐漸由「成果」評核轉向「影響」評核,即除了對藝團的整體藝術水平與表現作出評核,更關注藝團在拓展觀眾與爭取贊助方面的表現、對香港市民以及香港國際形象的影響。現在回頭看,這種在文化政策上走向講求審計與量化的新自由主義路線無疑對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構成了深遠的影響,令跑數成為了官方文化機構與民間藝術團體的日常指定動作。結果,文化藝術資源、文化藝術節目、藝術團體數量持續增長,一往無前。
與此同時,政府近年這種主張不斷擴張的文化凱恩斯主義,也體現於西九管理局在各方面大展拳腳的舉措。西九表演藝術部近年持續積極主辦「自由約」等大型活動以至「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等多種專業發展活動,都可見其野心。而這一切或多或少對本地文化藝術界(尤其是康文署)造成了無可計算的衝擊。
正如我另文所指出的,這一切發展跟近年各界的「文化轉向」有關,例如政府的西九文化區大計,希望透過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推動文化產業;商界逐漸引入文化包裝,打造品牌,創造人流。表面看,文化的確變得有用,但近年本地的文化藝術的發展有多少是貨真價實的有肌成長?又有多少是拔苗助長的虛火?這一切都是值得官方與民間好好思考的課題,直至下一次文化界的「雷曼危機」爆發。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
文章刊於2018年3月5日信報專欄。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