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捍衛我們的母語

母語問題複雜,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東南亞,各有不同的論述取向和內涵,為豐富討論,In-Media特別轉載一些最近的相關討論。下面這一篇摘自大陸人民網的文章,就將母語受威脅的源頭,直指香港、台灣。香港的母語教學推動者又是否同意?

----------------------------------------------------

  同友人聚會,常常聊到漢語的事情。大家有一個共識:這些年來,漢語的使用頗有一些“亂象”,用詞不當、語法錯誤、錯別字連篇等現象,比比皆是。廣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英語水平見長,漢語水平卻在下降。

  以筆者自身的感受,當前對漢語構成危害的現象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我們自己的某些規范不盡合理,二是受港台影響的“港台化”現象,三是受英語影響的“洋涇濱”現象。

  當前漢語危機的一大禍源,是我們的詞典中的一些規范不盡合理。有一些規范,隻有部分人認同,而多數人不認同,這樣一來就必然陷入混亂,讓人無所適從。比如,“熱衷”與“熱中”、“一廂情願”與“一相情願”,以哪個為主?《現代漢語詞典》以“熱中”、“一相情願”為主,而實際上大多數群眾是習慣於使用“熱衷”、“一廂情願”的,書報刊如用“熱中”、“一相情願”,許多讀者會誤以為用了別字。再如,受雇做家務的人,一直被人們叫做“佣人”,而《現代漢語詞典》稱“用人”,一直沒有承認約定俗成的用法。“林蔭道”的使用也存在類似問題,人們一直使用的“林蔭道”不但未獲確認,反而被《現代漢語詞典》取消,而改成了“林陰道”。又如,“綜合症”與“綜合征”哪一個正確,《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詞典》乃至《漢語大詞典》都沒有作出說明。很多人根據自己的理解,使用“綜合症”一詞,但文字專家認為“綜合征”才是對的。這樣一來,人們特別是那些寫東西的人們,就陷入了迷茫,究竟用哪一種?如用大家約定俗成的用法,按詞典或專家的解釋就是錯的,一些新聞出版單位會以此為由對有關編輯記者處以罰款﹔而按照詞典的所謂“規范”用法,廣大讀者又往往不認賬,甚至以為是你用錯了。這種人為制造的兩難,讓文字的使用者和編輯者頗為苦惱。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詞典的編纂者不對,筆者不了解詞典編纂的具體過程,但他們對詞匯的用法作出改動不會是隨意的,想必經過認真的研究推敲。不過,詞典編纂者不能忽視一個基本事實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語言文字是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使用的,具有極為廣泛的社會性,因此語言文字的規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裡進行,而一定要走群眾路線。

  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一般是群眾根據社會生活的變化率先提出一些新的詞匯和說法,然后由專家學者加以規范。對於人民群眾的習慣說法和約定俗成的用法,除非明顯錯誤或特別不宜,詞典一般應予以尊重並加以確認﹔反之,詞典編纂者如果僅僅“一廂情願”地以少數人的意見為依歸,或僅僅以專業的研究成果為准繩,作出有悖於群眾習慣或約定俗成的新規范,勢必引發混亂和不便。以上述引用的詞匯為例,“熱中”與“熱衷”,“一相情願”與“一廂情願”,均應以群眾認可的“熱衷”和“一廂情願”為主,而以“熱中”、“一相情願”為輔。對於受雇做家務的人,還是稱“佣人”為好,人們一般將“用人”理解為使用人、錄用人、選拔人,如“用人單位”、“選人用人”、“用人不疑”等等,如將受雇做家務的人稱為“用人”,很容易與人們通常的理解相混淆,導致誤讀誤聽。同樣的道理,“林蔭道”也不應取消,可與“林陰道”通用,且應居於主要地位。從詞義的解釋看,“蔭”是樹蔭的意思,將有樹蔭的道路稱之為“林蔭道”是准確而無可挑剔的,取消這個詞匯讓人費解。至於“綜合症”與“綜合征”的用法,前者似乎便於人們理解,后者則更准確。《辭海》的解釋是“綜合征,亦稱症候群。”照此解釋,兩者似可通用。不管怎樣,《現代漢語詞典》、《新華詞典》如再版,應對此作出明確規范。

  當前漢語規范混亂的另一個原因,是電腦詞庫的不規范。各種輸入法配備各自的詞庫,缺乏統一規范,相互之間出入較大,加之這些詞庫多數出自缺乏語言文字功底的理工科人員之手,編制粗糙,注音與用法的不規范現象和滯后現象十分突出,助長了社會上用詞混亂的狀況。由於電腦的廣泛普及,電腦詞庫質量不高對於全社會語言文字運用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建議國家語委和教育部出面解決這一問題。

  經濟優勢往往造就文化強勢,文化強勢則借助經濟優勢向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輻射,這是文化傳播的一個規律。港粵台地區語言文字的一些用法逐步向內地擴散、英語的詞匯和語法向中國擴散,都是這一規律的體現。港粵台地區的一些詞匯的傳播,如“埋單”、“搞定”、“生猛”、“作秀”等等,豐富了內地的詞匯和表意方式﹔但內地人在摹仿港粵台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也存在泥沙俱下的問題,把一些不好的東西也學了過來。比如,“你有游覽過那裡嗎?”“我有看過這部電影。”“他們有來過我們學校。”港台人這樣用  “有”,據說來源於英語中的“have”。其實,這裡的“have”本不是其詞義“有”的意思,而是表示一種時態,用來敘述已經發生的事情,這在英語語法中叫作“現在完成時”。港台人將其誤講為“有”,說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習慣。實際上,如此用“有”,純粹多余。如果把上面幾句話中的“有”字全都刪掉,句子反而簡潔通順。一些港台同胞“而……就”的用法也有問題,如鳳凰台播音員說:“中國奧運代表團今日抵達香港,而代表團團長袁偉民就表示……”用標准的漢語規范衡量,這種用法顯然是不妥的,因為該語句中並不存在“而……就”所應表示的轉折意義。但是,借助於媒體和明星的傳播,這些不倫不類的用法正在內地擴散,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人們對英語的重視有助於對外學習交流,本是一件好事﹔但什麼事情都有個度,現在一些人過分重視洋文而輕視母語,很多學生把多半精力用之於英語而忽視漢語和其他基礎課程的學習,這不是正常的現象。人們應該想一想,母語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母語不過關,怎能學好英語? 怎能進行英漢、漢英互譯?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有的人掌握了一點英語,就多了一種毛病,在語言文字中時常夾雜著英語詞匯或縮略語,如“IT企業”、“3G時代”、“一張VIP看兩場動物秀”、“眾多CEO看好CBD”等等,讓人不知所雲,讓人感到別扭。出現這種語言“夾花”的“洋涇?”現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媚外心理作祟,唯外是尊,唯洋是崇,沒有主見﹔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相對應的漢語表述過於繁瑣,不如英語縮略語簡明易用。比如“APEC”,用漢語表述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與“CEPA”對應的漢語概念是“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安排”,相比之下,英語縮略語顯然簡明得多。本來,漢語的一大優勢就是簡潔,可以用較少的詞匯表達更豐富的含義,面對英語縮略語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優勢,這是值得注意並應加以改進的一個問題。對於流行於國際的通用概念,如果我們不能用兩三個或四個漢字加以概括,就不可能指望人們接受並通用。“非典” 是一個正面的例子,這一概念在不太科學的情況下仍然被人們常用,說明簡明的漢語表述還是多數國人願意接受和使用的。 
  
  語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而且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語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怎樣強調也不為過的。漢語是我們的母語,為了母語的純潔優美和生存發展,所有的使用者都應當尊重她、愛惜她、保護她,而絕不能輕視她、肢解她、蹂躪她。特別是在中國綜合國力逐步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國際影響愈益擴大的今天,我們更應當以自己悠久獨特的母語為自豪,甚至應該立下一個偉大的志向:讓我們的漢語像英語那樣走向世界。

林治波
轉貼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