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佳被土共指責無所作為,但今次施政報告,卻盡露師爺本色。一篇虛情假意的報告,只突出了一個虛張聲勢的 "扶貧" 主調。目的是甚麼?現在 "國師" 親自出來解畫,原來就是虛晃一招,目的是挑起爭端。
國師親為元旦所謂 " 中產遊行" 撐,甚至稱之為具有 "劃時代意義"。為威權主義鳴鑼開道,莫此為甚。
從國師角度,只怕社會上沒有議題,挑起這種階級對抗的情緒,以呼召那種有利於統治集團的所謂 "刻苦奮鬥、自力更生" 的 "香港精神"。搞個有名無實的 "扶貧" 論壇,天天在那裡上演階級鬥爭,誰還會關心政制普選,中央干預?
莫謂劉兆佳只是蠢,蠢中藏毒,就更令人防不勝防。可嘆的是,香港不少人都會為這許恣態收編,慌忙收貨而自墮圈套。
--------------------------------
《施政報告》提出扶貧措施,引起不少中產階級的強烈反應。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中產階級的反應,是因為外界誇大了政府的扶貧措施。他強調政府的政策目標並非派錢,又歡迎中產階級「發聲」,更形容由中產發起的元旦日反政客遊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顯示溫和保守力量抬頭。他認為香港政治力量的多元化,有利於社會穩定發展。
劉兆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在全球化經濟的影響下,社會對貧窮問題的確愈來愈關注。他說,過去香港同樣存在貧富懸殊,卻不影響政府的穩定,是因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能使低下階層覺得有上升的機會,但現時愈來愈多人相信機會只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若政府不加以扶助,低下層將長期無法脫貧,成為社會學上的「墊底階層」(under-class),變成社會的「計時炸彈」,故政府不能不處理。
扶貧爭議因外界誇大
至於中產階級方面,他們同樣感到自己在社會階梯中往下沉,由此引發的怨氣實不能低估。他認為近期香港已出現一種「厭商主義」,政府必須尋求社會穩定,協調各階層關係,否則社會充滿怨氣,將影響投資環境及人才流入。
對於扶貧政策引起的爭議,劉兆佳認為,這正顯示香港社會的主流共識,仍是講求自力更生、刻苦奮鬥的華人社會福利觀。雖然他認為中產階級的強烈反應,是因為外界誇大了《施政報告》的扶貧措施,但他認為中產階級出來表態是好事,因為這反映了溫和保守勢力的抬頭。
溫和保守勢力已抬頭
他並不認為,近期有不同的利益階層紛紛出來爭取他們的訴求,會令社會有更多紛爭,反而,他認為多元化的政治力量,在公共政策戰場上較量,參與群眾政治,會使社會得到更平衡的發展:「如果精英舞台和群眾舞台互相割裂,反而會造成不穩定」。因此,他形容元旦日的「反無良政客遊行」,本身就具有「劃時代意義」,因為這顯示了溫和保守勢力的抬頭,使社會上原本被動的力量,也逐步走出來
對於去年因為紅灣、領匯、西九龍文藝區等事件引起的爭議,他亦認為並非壞事:「這些爭議其實都強化了香港的核心價值,使社會再次討論對私有財產的尊重、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合約精神要貫徹等,有助強化原有的核心價值,而並非破壞核心價值。」
摘自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