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抗爭的效用

有網友在筆者文章「微不足道的代價」回應欄內、貼了陳雲一篇發表於2011年6月26日在明報的文章、內容是關於動武抗爭的問題。致於抗爭形式的適當性問題、在筆者另一文章「「溫和」、「激烈」和「暴力」的抗爭與革命的分析」已有所論述。而對於陳雲發表於明報的文章、筆者對其文中的一些論點亦有另外的一些看法。

陳雲在文章中說「抗爭是要有實效的,不能只是視之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副效果而已。香港抗爭者舉舉牌、遊遊行,遵照警察的苛刻管制,事後和善解散的行動,如果取不到成效,就只是自欺欺人的、假的心理治療,無效的心理治療…..放在政治上,心靈的悸動、正義的感召,必須得到堂堂正正的、收到實效的宣導,人才可以得到滿足和快樂。這就是最終的快樂抗爭。快樂抗爭的開始,可以用藝術、用詼諧諷刺來吸引民眾參與和支持,可以用藝術和調侃來娛樂同志,休養生息,但必要時,最終也要勇武行事。這是為了心靈的快樂,得大自在、大樂定。 用各種混混騙騙、自欺欺人的方式來示威遊行,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如果得不到實效,不能折服政府,就只是偽昇華(desublimation),那是購物消費,在遊行期間捐款援助政黨,自己玩埋一份而已」。

筆者認為「舉舉牌、遊遊行,遵照警察的苛刻管制,事後和善解散、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就算不能折服政府、但只要有正確的動機、去行使抗爭的權利。上述的「溫和」抗爭行為、視乎現實環境的配合、也可以吸引大眾的注意、而達成一定的效果。在香港如果有過於激烈或暴力的抗爭行為、雖然可以吸引大眾的關注、但也會做成一些市民的反感。其實每一種抗爭方式、無論只是「舉舉牌、遊遊行,遵照警察的苛刻管制,事後和善解散、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或是激烈的抗爭方式、都可以喚醒人心。埋下逐漸醞釀將來形成廣大群眾力量的種子。不要少看只是「舉舉牌、遊遊行,遵照警察的苛刻管制,事後和善解散、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抗爭行為。無人可以保證在這樣溫和的抗爭中、不會有可能喚醒或啟發一個、現在仍在沉迷打遊戲機、但將來成為孫中山或戈爾巴橋夫的年青人。對於抗爭行為的視野、不可太過短視。

正所謂「行為抗爭、各自表述」。每一種抗爭形式、都有其一定的效用。而發揮抗爭的最佳效用、要視乎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用不同的抗爭方式。筆者在另一文章「「溫和」、「激烈」和「暴力」的抗爭與革命的分析」已有所論述。

不同的抗爭方式的效用、也視乎參與人數的多寡來決定。人數越多、比較激烈的抗爭行為會容易廣泛引起大眾的注意。但如果人數太少、只得幾個或一個人。激烈的抗爭行為便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了。甚至很容易中了執法者的圈套、而被拘捕。

筆者逢星期日到鬧市宣傳及聲援內地的「中國茉莉花革命」、便是採用溫和的抗爭方式。而且還加入了一些出位的動作元素(例如模仿李小龍寸拳打倒「一黨專政」的紙牌等。而且收到一定的成效。在筆者抗爭行動期間、便有很多內地及外國遊客、替筆者拍照、及詢問筆者行為背後的目的。筆者亦對他們解釋「中國茉莉花革命」的目的及意義、他們聽了後都表示支持及答應回國後告訴他們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