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理解的經濟學

我理解的經濟學

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家在傳媒討論時,有點牛頭不搭馬咀,有時各算各話,看得讀者如我頭暈轉向。作為行外人,想想不如在這裡把我的經濟學寫出來,讓眾仁人君子指正:

1.人都是理性的-意思應該是指:一個人在任何時間都會追求在當時心目中最大的利益。一個醉酒的人,若覺得派錢可令自己得到快樂,那未通街派錢便是極大化自己的利益;醉酒前的他,酒醒後的他,以及其他的人,多數不會認同這時的他是在極大化自己的利益。

我們萬不可以把『理性』照字面來解,誰有權決定你和我的行為是否理性呢?二千多年的儒道之爭,入世還是出世更加理性?

2.微觀經濟也是宏觀-一個人也是一個市場。若依照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的說法,生物是不同基因極大化自身利益(複制數量)的場所;即使單說人類思想,我們每天也為着自身不同利益,如健康、財富、家庭、社會等交戰。一個人怎樣調合各種利益,己經涉及心理學及行為學,但可勉強以單一「效用函數」(Utility)代表。我說勉強,是因為效用函數因人而變,因時而變,甚至可能未必是可微連續函數!

但勉強不表示不可用,正如工程師勉強可用牛頓力學計算工程數學,即使量子力學或相對論已說明牛頓力學不確。

3.沒有「公平」,沒有「合理」,只有「效率」-效率是經濟學中心思想,有效率的市場得快到逹平衡,沒效率(或失效?)的市場可能永遠逹不到平衡。效率高並不表示好,可能只是市場很快被籠斷;效率低並不表示壞,因為有時間在未變得太差時作出調節。經濟學應該只考慮甚麼的條件,會有甚麼的結果,不應把經濟學本身與經濟決策研究混淆了!

正面點說,大陽照耀好人,也照耀壞人;負面點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例如生物學中,人沒有心就會死,管你是心有七孔的比干!科學理論本身就是這樣無情。

4.市場會自我調節-這幾乎是廢話,不是不對,是因為沒有說明往甚麼方向及需要多少時間來調節。不知誰始作俑,認為市場調節會在短時間內逹到烏托邦!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烏托邦,直接立法不就成了?這就是對自由市場的迷思。自由市場的好處跟本不在這個!

獨裁政體有時比民主政體更有效率,但邱吉爾為何仍說"

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for all those others that have been tried"?基於同一原因,我會把這句改成
"
Free market is the worst form of economic policy
except for all those others that have been tried."

5.不要因噎廢食-不要因為經濟學的結論與我們的期望不乎,便強說經濟學是錯的。物理學說只是把兩隻翼掛在背上不可能飛,但卻不是說我們不可以飛,結果我們利用物理學飛起來。經濟學認為最低工資不可以改善窮人生活,但卻不是說我們不可以改善窮人生活,我們還是可以利用經濟學的。例如公平質易本質是把效用函數改變了(加大了道德力量的比重),於是改變了市場平衡。社會企業是另一個嘗試。

當然若真的要立法最低工資,必定要有-假如經濟學家是對的-相應措施。金融業無視學界警告,胡亂推出信用違約掉期等衍生工具,終導致金融風暴,籍得我們警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