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想我城

一月至三月,香港藝術中心將舉辦「i-city Festival 2005」,集合「一班三十世代、七字頭的年青藝術家,由西西著作《我城》(1979) 出發,塑造當下的城市面貌,以劇場、動畫、文學、繒圖等創作媒介建設和紀錄他們的城市。」《我城》,1975年1月至6月於報紙連載,初版則於1979年由素葉出版社發行單行本,是本地著名西西的重要作品;小說以主角阿果以及一班充滿活力、積極、樂觀的年青人出發,以童稚的眼睛以及筆觸,譜寫一個希滿希望、朝氣勃勃、正在起飛的年青城市,為七十年代萌芽的本土意識下了一個希滿想像力的註腳。

西西的《我城》,表現了一代人的文化記憶,也孕育了另一代人的文學與城市想像,但畢竟那已是上一個世紀的產物;在千禧以後,一班在《我城》首次發表時,大概還在唸小學甚至未出生的三十世代、七字頭的年青藝術家,到底為什麽要回到《我城》的文本,轉化再造出新的作品?而由《我城》重新出發,又將會開發出怎樣的新一代的城市想像?為了解答以上的問題以及進一步了解「i-city Festival」背後的基本理念,筆者走訪了「i-city Festival」的總舵手、香港藝術中心的節目總監林淑儀。

舉辦「i-city Festival」,是為了懷舊嗎?
Connie (林淑儀)是老朋友,這次訪問一問之下,倒沒想到她只比我長一嵗,大家都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生、七十年代成長的本土三十世代。我不敢肯定所謂三十世代是否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但可以肯定的是,共同的話題、經驗以及文化記憶,我們這一輩的朋友的確擁有不少。CID、七女性、執到寶、甘國亮,劉松仁、汪明荃、鄭少秋、翡翠劇場,書劍、倚天、紹氏電影,在訪問的途中,Connie如數家珍,筆者口沫橫飛;當然,我們還有六四。

「《我城》所描述的,大概是比我們早一代的年青人;那是七十年代末,好有希望」,Connie如是說,眼睛骨碌轉動,彷彿穿過了時間隧道,回到了她心目中那個希望的年代……

一輪熱身之後,二人開始轉入正題。

「但舉辦『i-city Festival』,是為了懷舊嗎?」筆者單刀直入的問。

早陣子,到紅館看達明一派的「為人民服務」演唱會,明哥一句「我地已經好老」,我想大概觸動了不少三十世代人的心。坦白講,筆者近年已很少翻聽達明的舊唱片,但當達明在演唱會中送上一首又一首的達明經典時,筆者居然能夠幾近下意識的跟上所有的歌曲,一字不漏,朗朗上口,事後心想:自己跟那些在許冠傑懷舊金曲演唱會上聞歌起舞的觀眾,有分別嗎?當時坐在筆者的斜角的,正是Connie。

Connie說,舉辦「i-city Festival」有好多原因。首先,是三十世代回顧自己的成長:「回想七十年代,那是黄金年代,當時覺得做大人好正,好有希望,而《我城》正是一部關於希望的作品」;簡言之,「i-city Festival」的主題,是「希望」。

此外,「i-city Festival」也是一次回歸文本的嘗試。筆者同意Connie的觀察,本地近年的藝術創作大多以概念為主,較少從文本出發;而這也是「i-city Festival」的其中一個出發點:不如由文本開始,做一些創作上的嘗試。

回歸文本,聚焦城市
回歸文本,選擇與以「回歸創作、回歸演出、回歸文本」為宗旨的7A班戲劇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但計劃原本只是一個與7A班戲劇組合作的小型演出,由小型演出發展成一個以城市為主題的小型文化藝術節,是後來的事。事情是這樣的是:正當香港藝術中心與7A班戲劇組洽談製作事宜之時,碰巧藝發局的電影及媒體藝術委員會推出了一個有關短片的中介計劃,於是Connie靈機一觸的想到以相類的主題,委約一批二十世代的年靑動畫創作人創作作品。天公做美,藝術中心的這個動畫創作中介計劃申請成功,於是Connie進一步的想到把兩個原本獨立的計劃,擴展成一個由文本出發、以城市為主題的小型文化藝術節,其中有戲劇演出、動畫放映、出版、工作坊,也有講座。

此外,Connie認為,九七以後,大家討論得最多的是城市,而非國家,加上藝術中心過往的文化交流計劃(例如小亞細亞戲劇/舞蹈網絡),大多以城市為合作單位,以城市為主題,也就順理成章。

好玩的跨界碰撞
「節的名字叫『i-city Festival2005』,是否意味著『i-city Festival』會繼續舉辦下去?」筆者自作聰明的推敲,也可能是過敏。

「之後不一定叫『i-city Festival』,但希望繼續舉辦一個以城市為主題的跨界別文化藝術節。」

「但為什麼是跨界別?」就筆者所見,跨(藝術)界別合作是近年的一項趨勢,見怪不怪,倒希望知道不同策劃人以及創作人背後的喜好與理念。

「我是一個什麼都喜好的人,策劃節目時,自然受到自己的個性的影響。況且跨界合作好玩,以近兩年的經驗看,把不同界別的藝術家mix and match,大家又幾開心」。Connie對Crossover的喜好可以藝術中心每月出版的《藝訊》(Artslink)為証,其中的「圖文誌」專攔,過去一年有董啓章利志達紅膠囊等定期供圖供稿,至於來年,則有有「封面王」之稱的智海,以及「黑(暗)過墨斗」的謝曉虹彼得小話

Connie指出,設立「圖文誌」專攔,就是為了「令人睇多文字,睇多D原文」,而在這次「i-city Festival 2005」中,藝術中心便買了多本《我城》,送給參予的創作人閱讀,建構「我城」。

「正是早期的電視劇集,令我啃了所有的金庸小說」,她補充說;而筆者相信,這也是不少人的集體記憶。

「i-city Festival 2005」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