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日是京都議定書生效的第二日,一班雄心壯志的年青人本着爲環保出一分力的精神,在寒冷天氣和下雨的可能,在香港大學的中山廣場舉行了Solar Festival,活動邀請了八間大專院校的代表,(主要爲來自物業管理處),在年青人自製的火焰太陽板上打下掌印,許下以下的環保的承諾:
(1) 持續實行校內提高能源效益的措施
(2) 在建造新大樓和翻新現有大樓時,會積極考慮裝置可再生能源的設施
(3) 鼓勵更多有關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致使公眾及相關人士能夠分享及應用研究成果
(4) 支持積極減少燃煤發電及支持可再生能源成爲一可供大眾選用的電力來源
就這個活動,今次的主辦單位:綠色和平光力園Solar Campus,在短短兩星期裏(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十四日)舉行了簽名運動,收集了八間大學1300名同學的簽名,4間大學學生會的印章,十數個大學社群的團體支持,支持他們的學校發展可再生能源,並就他們的校方派代表作出承諾表示歡迎。結果證明不少學生對全球暧化的問題表示關注,希望大學作爲社會的最高學府,發揮其領導責任,發展環保校園。
大學發展成爲可再生能源校園一直是光力園力爭的目標。但這一個目標又談何容易?我們自九月以來一直與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校方溝通和開會,言談之間,方發覺大學最關注的是可再生能源設施(如太陽能熱水器,風光互補路燈)的成本效益,回本期,提升了多少的國際聲譽,第一考慮的反而並非大學對社會的承擔。
不過這並非意味大學不願承擔。我們了解到大學校方管理層的原則都是只要符合成本效益的又對大學有好處的都會去做,很少一開始就否決外來的建議。例如,香港大學副校長Prof. Malpas很樂意聆聽我們的意見,並積極提議我們做一個成本效益的簡報,又聯絡了多個有關的部門主管聆聽我們的簡報。中文大學的能源經理張先生歡迎我們與他交流有那些可再生能源的設施中文大學可以做。有很多有心人其實在主事,只不過他們缺乏支資料及支援。所以solar campus的同學們確信只要有人做穿針引線的工作,其實校園可以進一步肩負起環保責任(進一步是因爲大學已經實行了能源節約的措施多年),爲竭止全球暧化的危機出一分力。
所以主要難度並非源於校方的阻力,而是可再生能源設施的應用得不到別人認同。直接比較下,可再生能源的的成本較貴,不過如果把醫療成本計算在內,會發現差距會大幅收窄。可再生能源的效益也成疑問。例如有人會認爲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水會忽冷忽熱,這個十數年前的問題已因爲更先進的太陽能技術而得以解決。
財政緊絀絕對不是好的籍口。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科技大學和理工大學都有專研太陽能或風能技術的專責小組或中心。而外國如加州大學和廣州華南理工大學都比香港的大學更“可再生”。美國和德國更是可再生校園的表表者。我們實在需要急起直追。
年青人在行動!不止是政府,大學也齊來推動環保,爲化解全球暧化出一分力!
光力園的來自香港八間大專院校,是一項以大學生為主導的一個年青人項目,我們自2004年6月成立後,一直以聲音和行動去推動香港發展潔淨無染、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化解全球暖化危機。本文作者爲光力園的核心成員。詳情請瀏覽www.greenpeace.org.hk/chi/solarcam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