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成報:記「中東戰火——語言與媒體的巷戰」 當下遠方有戰爭

按:獨立媒體舉辦的離線沙龍第一炮 —「旁觀中東戰火——語言與媒體的巷戰」上星期結束,活動過後,編輯們還未完成檢討,也沒有撰寫報導,總之各有各忙。有幸當天吸引了報章的副刊記者出席,他撰寫的報導今天刊登了,揭開離線沙龍的報導歷史第一頁。如閣下在上星期未能抽空出席,希望你不會僅僅在線「唯讀」以下報導,而會在安排了神秘嘉賓的九月份沙龍節目離線現身。

文:李卓賢(成報)

 興許在這裏談及戰爭,與副刊的軟性作風相悖,然而,在非主流的位置(副刊角落)以非主流的方式(後記)書寫,才是對「中東戰火——語言與媒體的巷戰」最忠實的報道。由香港獨立媒體主辦的第一次離線沙龍,早前在該會址舉行講座,從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為例,引導與會者反思主流媒體報道中東局勢時,所用的單一化報道話語。沙龍主持人小西,現為香港獨立媒體編輯、詩人。與會兩位嘉賓,分別是詩人及文學研究者陳智德博士,與自由新聞從業員,曾往伊朗採訪的朱凱迪。

 有關戰爭,我們所知道的是甚麼?與日俱增的死傷數字?還是多國政客的強烈譴責?正如余光中教授在七十年代所寫的《如果遠方有戰爭》:「我的耳朵應該/聽你喘息愛情或是聽榴彈/宣揚真理?」可說形容了冷漠地搬弄數字和格言的主流媒體。

 朱凱迪為大家交代了媒體沒有報道的以色列和黎巴嫩背景:十八世紀以前的鄂圖曼世界、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的歐洲帝國主義、二戰後西方列強對以色列的扶植、中東戰爭乃至一日戰爭、七六年以後黎巴嫩內戰等。透過這些歷史,朱凱迪述說了多年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慘狀,也交代了他關心中東世界的原因。他猶記得,自己曾與一位將要因為保衛民族而上戰場的巴勒斯坦朋友,在Yahoo Messenger上對話,那種既惋惜又荒謬的感覺,至今仍縈繞於心。從種種經歷,凱迪也反思了自己在連串國際事件中抱持的態度,與爭取公義的途徑。在種種對以色列和美國的抗暴行動中,他目睹香港人甚至主流媒體對戰爭的冷漠,或只對黎巴嫩有「揭面紗」般東方主義式偏見。

以詩傳達對戰爭的深思

 那麼,關心戰爭的人們,會以甚麼方式傳達反戰的思想與訊息?陳智德博士從詩語言的角度,去告訴大家一種另類的表達方法。詩語言和報道一樣,均以語言為載體,因此同樣為語言的問題。陳博士稱,從古到今的反戰詩,也是以實際的態度創作,以詩去撼動人心;以詩去傳達戰爭以外的深思。他更強調,作為感情傳達的載體,宣傳與美化不是這些詩歌的目的,並與大家分享了更多反戰詩的新聞。他回述2002年,美國第一夫人羅拉,在美伊戰爭期間,舉辦文學沙龍《美國之聲》,無視戰火的存在,結果沙龍為一群反戰詩人杯葛。而這些詩人,更在白宮門外集會,及後徵集了萬多首反戰的詩。2003年,香港學聯與本地詩人也舉辦了反戰的詩歌朗誦會,表達了一些遠離戰火的人對戰爭厭惡的態度。陳博士即場朗誦了詩人鄧阿藍、禾迪等的詩作。他透過這些詩的意象,講解戰爭以外的人們,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和遠方的苦難拉近,表現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

主流報道代表真實嗎?

 主辦單位的編輯嶺男表示,他們希望透過離線沙龍,與網上一些關心中東局勢的網民會面,加強關心世界社會的人之間的對話。主流的報道,往往流於公式化的報道模式,以戰爭為例,十秒的飛彈戰爭場面、十秒的死傷片段、十秒的講話與發言,似乎已是主流傳媒的一切,卻不足以代表真實的所有。

 香港獨立媒體的沙龍,甚至成立宗旨,就是以一種相對於「大敘事」的態度,為「小寫」的群眾與聲音,提供一個發話和對答的平台。就筆者所見,到場並發言的人,大多關心以黎局勢,甚至對戰爭本身感到厭惡。他們有和平組織的成員,不斷寫信到美國與以色列的大使館;有對戰爭感到不安的市民,希望做點事情去制止遠方的暴行。他們的義憤是可視的,然而只局限於自身的吶喊,少與他者對話。不過,若果沒有這種重視「對話」的沙龍,鼓勵溝通,每個人也只會活在自己的國度,甚至只坐在十四五吋的電腦熒幕前面,暗自跺足。引發干戈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道理的不同,因此只有多給予對話和溝通的機會,人類才得以相互了解,求同存異。往後的離線沙龍,是更值得期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