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愛情煩惱多多,情人節買花送禮食飯,人均豪洗二千蚊,全城似是著魔。究竟學術界別如何理解愛情?消費至上的情人節是好是壞?女士們又真的心滿意足嗎?筆者決意一探究竟,一反溫情小品的少女味,看看學術研究討論什麼。
到底愛情是什麼,現代人的愛情又是如何?學界普遍集中研究親密關係的改變及個人主義的影響,例如愛情關係走向更民主、個人、多元及不長久等面向。Jackson認為,如果覺得愛情生活有所扭曲,要批判的是愛情中的價值觀及性別階層,而非否定愛情。
我們通常只能透過愛情的社會及文化的表達,來了解其主觀的感受及對他人故事的自我反射及同理心。其中一些方法去理解愛情包括了解愛情在每天生活及互動中的意義,及社會秩序中的位置及社會含意,從而建立愛情的社會指標。從愛情的意識形態、更廣闊的文化論述等被詮釋;而在「愛情常識」中,我們不斷重覆、重整、挑戰此類論述,再由社交生活及互動中反映出來。
同時,愛情是主觀地被感受,作為情感的被體驗。愛情的核心並沒有改變,就是被感受的情緒,是「普世的心理潛能」、「自然反應」。如此畫分愛情中的兩個元素,愛情的感覺是多元還是單一?感情及社交行為兩者又佔親密關係中多少?
另一翻譯文章提供了有趣的線索。Cook在2014年的期刊有關日本靜岡縣濱松男女作出了研究,特別針對做兼職為主的非正式勞工(freeter)男性與他們的伴侶。
「親密關係最簡單的組成,便是由緊密聯繫的感覺以及製造此感覺的過程。當中那種在他人心中有特別地位的主觀感受、親密的感覺均是親密關係的經驗。世界各地會因社會、文化及歷史因素而對愛情有不同的想法,但這些親密經歷卻是共同的。由此,親密關係也亦不限於親密本身,而是由送讓、分享、共渡、關懷、示愛等元素組成。」Cook如此說。
她認為,研究對象中,女性傾向專注感情及親密關係,一生的伴侶(一生一世非一國兩制嗚),而先於找一可以提供穩定生活的人。他們抗拒「如男人般工作」(work like a man),不斷OT、轉工、長工時,而想要找到可以支援他們想要的、有共同興趣及有良好溝通的生活楔式。
至於男性,學者發現很多男性雖然了解現實限制,也有部份提到對親密關係的想像及理想,他們更強調婚後肩負家庭的責任、減少個人時間、限制、妥協、花錢等。他們也沒有談論家庭內的分工,他們並不認為當中的角色可以被討論。
從兩個個案的討論中,學者認為,男人依然認為婚姻著重於義務,女人卻強調二人的親密時間。意思是,當社會改變而男女對親密關係的期待趨於理想化、個人化,但男性依舊認為婚姻等於跌入舊有家庭責任之中,兼職男性的不快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財政狀況,而是他們並不了解過往對家庭的刻板想像不合時宜,才令另一半不被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