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吸管與女性經驗

吸管與女性經驗

數天前,吳馨恩在關鍵評論網出了一篇《不用吸管「直接喝」最環保,這種說法是對女性生命經驗的忽視》,引起了網絡熱話。有不少人認為那篇文章是「女權癌上腦」,內容匪夷所思,邏輯極度不通。

我再三看了那篇文,大約明白作者關心的是什麼。有些是表達方式不太好,有些論點則確實值得商榷。

有些與吸管相關的生活經驗幾乎只有女性才特有或知道

首先,我認為作者是想說有些與吸管相關的生活經驗幾乎只有女性才特有或知道。譬如,一些女性避免唇膏掉色而使用吸管,以及一些女性懷孕臥床時使用吸管較為方便。由於只有女性才能懷孕,以及使用唇膏的又大多數是女性,所以這些可說成是女性特有的生活經驗(當然不排除少數男性都有相關經驗,如作者提到的病倒卧床)。

換句話,吸管能在這兩個例子上使女性感到方便好用,如果人們建議不用吸管,那就是作者所說的「對女性生命經驗的忽視」。如果這樣理解,那麼作者不是要說吸管是特別為女性而設計,而是說吸管對女性好用,所以,二話不說叫人不再用吸管,就有點忽略了吸管對女性特有的好處。這就像如果月經杯比M巾好用、衛生,但月經杯的塑膠原來很不環保(這只是假設),而叫女性不要用月經杯,那也是忽略了女性的生活經驗一樣。

我想這個論點其實可能適用於男性,譬如有些用具物品對男性來說特別覺得方便好用,所以當有人基於某些理由建議不要用這些用具物品時,男性也有可能說「你忽略了男性的需求(生活經驗),這用具物品對男性來說可是很方便」。關於這點,我一直要想一個男性的例子,但不太能想到。我在想,公廁的尿兜算不算一個例子?如果有人說尿兜容易弄髒廁所(?)而取消所有尿兜設備,會否有人覺得這對男性不方便?(對於我自己想不到有什麼特有的男性生活用品,感到無奈。或許,男性也應該寫多點男性特有的生活經驗,也是不錯的。)

不過即使吸管真的對部分女性(相對男性)來說更方便好用,基於環保的理由,我認為人們建議吸管還是少用為妙是合理的,始終它不是女性必要使用的工具。另外,我認為作者說「環保吸管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發明」,「是女性主義的另類象徵」,這樣的說法有點誇張了。我想最多說:「環保吸管的發明能繼續延續部分女性在生活上的方便」,這就比較合理。

飲食的性別形態

作者提到:

在父權社會中,對不同性別有著不同的期待。男生要陽剛、女生要陰柔,而在「吃相」這件事情上,也存在性別化的規訓。女性長期被期待吃東西要「秀氣」,許多家長、同儕與外人們,都要求女性吃喝東西要安靜、闔嘴、小口、細嚼慢嚥等,這形成一種有形無形的社會壓力,也塑造了女性的生活飲食習慣。

這段文字我是同意的,但作者接續說「也因此,由於喝飲料使用吸管,正符合對女性的期待」這句話就不一定是事實。畢竟有多少家長或男性會認為女性用吸管是比較「秀氣」、「優雅」、「像個女孩」、「淑女」?因此,作者提到「在我的成長經驗中,女孩子使用吸管的次數是多於男孩子的,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淑女」」是可疑的,很可能只是作者個人的主觀感受。

文章開首那段是硬傷

最後,我認為整篇文令人反對、難以理解的地方是文首這段:

有一種質疑聲浪是,環保吸管的製造過程一樣會消耗能源、汙染環境,那不如「直接喝」就好了,這樣似乎是最環保的方式。但筆者作為女性的生命經驗告訴我,這種說法是對女性生命經驗的忽視,隱含了男性特權/陽剛霸權在內。

即使「不用飲管會對(部分)女性造成不便」是事實,也與「不用飲管比較環保」是否事實無關,前者不會對後者構成反駁,但作者的用語「這樣似乎是最環保的方式」似乎認為前者構成對後者的質疑。

我想,作者最多只能合理地說,在考慮用不用某物品之時,除了考慮環保因素外,也要考慮這用品是否對部分人(女性)來說是很重要、方便、有需求。而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認為為了環保的目的,犧牲少許由「不用飲管」造成的不便是值得的。

至於「隱含了男性特權/陽剛霸權」這樣的字眼,我覺得盡量可以不用,除非有很強烈的理由或證據顯示這是男性特權或父權社會製造出來的產物來規訓女性,或是某個做法或想法不顧女性基本權益,那說「男性特權/陽剛霸權」才算適合。但飲管的發明及其相關文化似乎明顯不是要來規訓女性(也沒有明顯的性別過程在其中),建議不用飲管也不是不顧女性基本權益,我想這也是許多人覺得作者論點奇葩的地方。

女性與生活經驗

我認為女性主義在書寫「女性生活經驗」時,並不一定要所有女性都經歷,或只有女性才經歷過的才可叫做「女性生活經驗」,但至少要有一定數目或比例上是女性特有或都有的經歷才可叫「女性生活經驗」,否則應該只屬「個別(個人)的生活經歷」。當然,如果從「生命本身就具有內在價值」來看,個別的生活經驗也值得書寫。

最後,講一講,為什麼女性主義者應該或需要書寫「(部分)女性生活經驗」,因為書寫故事、真實的生活經歷才能令他者理解、明白自己或相關社群的成長背景是怎樣,這些成長背景又如何影響其想法、感受、情緒。

書生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