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語言無能為力時,
殺戮往往就成為另一種語言。
由家庭暴力至校園事件,
由校園殺至街頭,
當中的語意由具體變成抽象,
由有目標人物轉向隨機殺戳,
這種形而下至形而上的轉化過程,
就像由寫實主義到抽象主義,
抽象,
是因為要「表述」的東西超出了一般的「具體」形態,
當勉強要具體表現出來時,
語意就要用一種不尋常的語意去按達,
詩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代言人」。
當你要形容一個人美麗,
你可以很具體也可以很「詩」,
但一旦要形容「美」的本身,
具體言詞就敬陪末座了,
因為對象不明確!!
太寬頻太難以揣度!!
同樣,
痛苦可以來自具體的事情,
生離死別的痛苦、
災難事件的感同身受、
失戀的傷痛,
然後,
就是痛苦的本身!
痛苦已超出度外,
沒有了導體,
年青人的「界」手自殘行為,
就是一種「抽象語型」,
心內太多難以名狀的痛苦!!
沒有目標對像或具體事件要負責!!
如果這是美,
就是美的本體,
如果這是痛苦,
就是痛苦的本體!!
對於現實生活來說,
那是「不合理」化,
藝術家遇到「純美」,
他們有能力以「形而上」的表達方式去「解放」,
用詩用畫用音樂,
普通人遇上「純美」會不知所措,
會恐懼,
會急於將它「降至」形而下!!
會「急於將它具體化」!!
神愛世人!!
菩薩度眾生!!
這是他們在經歷一種「大愛」,
那種「大愛」超出了所有愛的狹義,
要表達,
就人人有份!!!
所以,
都說宗教殊途同歸,
是因為要將「大愛」合理化!
將眾生視為「對象」!!
「界」了手,
手就成為痛苦的來源!!
心中的混沌就成為「有理由」「有出處」!!
那是一種「下策」!!
愛世人和殺世人,
根本源自一種,
不能名狀的,
恐懼!!!
當將「大愛」或「大痛」的「急於合理化」時,
卻力不從心,
以形而下的「手段」來表述「形而上」的感受,
悲劇就會應運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