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青春萬歲》反觀延安精神

由王蒙(1934~)原著改編的這部影片,描述的是一九五○年代青年人的朝氣。細緻的使用了許多語言,表現當時青年學生在「統一陣線」的氛圍底下,如何面對中國的「第一次」。青年人,裡頭的青年人,認為自己掌握著社會主義的未來,她們要將一切握在手中編織起來。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學習,她們的生活是高度目的取向的。

或許,這也就是「延安精神」的延續效果------由於快速的弭平了國民黨,以及從片中呈現出豐富的物質發展,製作出了「對集體的崇高的愛」。雖然,除了「與蘇聯做區隔」這項延安「經驗」之外,尚不能具體地說「延安精神」實際上是什麼。崇高感的道德成分很高,甚至容許以平和的態度而不是攻擊的方式去面對諸如義和團、西洋教的成份。換言之,對信仰著社會主義的青年來說,在集體創造社會主義美好未來的氣氛下頭,任何的衝突、矛盾、異質,都是內在的與暫時的,都可以通過論辯而揭露它們的根本錯誤,進而將之改變為支持朝向社會主義的力量。

很有意思的是,影片以女學生為主角,試圖徹底顛覆傳統倫理價值。但同時間,我們仍然可以從影片的居家生活、裝飾、稱謂,看見「傳統價值」的遺留;而學校的教師仍然是位「先生」。「先生」是支持學生創新思維的,但是片中其餘的男性角色則主要都是舊時代的產物,同情女學生的精神,卻也仍絲連著「傳統」。如果對女學生來說,生活可以陶冶人心,那麼女學生以外的人所再現的,可能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依然內涵於社會中。

「延安整風」在這一階段所再呈現出來的,全然不同於十四年後即將爆發的「文化大革命」。但是對反社會主義路線的壓制其實已在更微妙的細節中透露了出來,例如女學生對於民族資產階級的反對,以及對於合作社、大街、樓房的「共有」性質的認識。另外,大字報、工作組、青年團,這些「運動」藉以支持的工具,也早就根深蒂固。

在口號號召與軍事性集體活動等實踐方式下所生產出來的青年人熱情,促成這一階段,最終也在這一階段遇上不可突破的困境。換言之,延安精神創造了中國的變革,卻也促使中國的變革不再可能,這是毛主義在理論與實踐辯證過程中的矛盾。

或許本文中對歷史的瞭解還有一項空缺,亦即在片中較少看見的「毛」(雖然毛在小說版中的結尾出現了,也還不是以文革時期的姿態出現)。之所以是理解上的空缺,是因為影片所呈現的是對於集體的想像,而不是依附於毛的個人,然若暫時後設的看,這種集體性的延安風,其實與毛主義所相信與使用的密不可分。正是對建國初期的經驗總結,促發了total event 似的「相信自我之創造力」的熱情,但影片的結尾,青年人所期待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日,也就是這個混雜了毛主義的中共早期歷史判斷的終結的最佳見證。

或許這個毛主義困局的較簡潔的說法就是,它太侷限於偏安時代區隔於蘇聯經驗的農村經驗、農民群眾力量、相對於集體的個人所能促成集體改變的主觀能力的這項判斷,以致於毛主義對歷史的判斷移向了「大躍進」。從過去的歷史經驗,毛主義總結了它能超越一切歷史限制,將物質與心靈層次的鬥爭畢其功於一役,而個人層次的能動性足以主導一切。這個「個人」又與毛的個人崇拜多所重疊。

路線與分析的錯誤,將在往後不斷產生循環論證,且在歷史中將自身與自身的目標越拉越遠,以致於,「熱情」即將轉變為集體狂暴,但這將是十多年後的事情了。

參考資料:
Christiansen, Flemming & Shirin M. Rai(2005)。中國政治與社會(黃烈修等譯)。台北:韋伯。
Meisner, Maurice(2005)。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杜蒲譯)。香港:中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