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 按:趁著『反恐同日』,湊湊熱鬧,把以前做的功課貼出來,公諸同好。 http://blog.lamfai.net )
從《藍宇》和《北京故事》開始──看華人同性戀世界
背景
由 關錦鵬執導的《藍宇》,不但帶來了十項金馬獎題名,更為華人同志電影帶來新的刺激。《藍宇》由網路小說《北京故事》改篇,背景是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北京, 主人公捍東是個高幹子弟,憑著金錢、頭腦和手段在商界吃得很開,經濟和地位的優越讓他可以『買』到不同的性關係,男的女的都可以。另一個主人公藍宇是個從 東北到北京諗大學的窮學生,打算以身體換點錢。兩人的初次踫面,捍東就『買』下了藍宇的初夜。由金錢到肉慾到感情,經歷過分開和重逢,捍東發覺他對藍宇的 愛情已不能自拔。一段斷斷續續,經歷十多年的感情,於一次車禍裡藍宇的離開而劃上句號。
電影版的《藍宇》和文字原著《北京故事》互相補足,細看之下,不難看到華人同志世界中權力的特別之處,當中不乏值得深思的地方。
同性之間的異性戀
電 影的主線是捍東和藍宇男男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的藍宇是一個外表不俗的建築系大學生,獨立一人(特別是故事後期)時相當獨立、能幹,更惹來美麗女同事 的垂青(小說第二十八章),符合了社會上對一個男人,甚至是成功男人的條件。可是當他和捍東走在一起的時候,他立刻成為了嬌滴滴的一個女孩子。他害羞、溫 柔、專一、可以為愛情和情人犧牲自我,無一不是傳統賢淑女性的形象。在捍東被釋後吃飯的一場戲,廳內包括捍東的三個男人在喝酒猜枚,而藍宇則和嫂子兩個 『女人』在廚房準備晚餐,就連觀眾也以為自己是在看著兩個女人演戲。事實上,在整套《藍宇》中,如果將藍宇這個角色改成一個漂亮的女性的話(不漂亮的話不 會被捍東看上),實在毫無問題,同樣令人看得舒服,覺得合理。
異性戀霸權和社會定型
這段捍東和藍宇的同性愛,其實是複制異性戀的 霸權。觀眾看得如此舒服,大概是因為它迎合了社會對異性戀的價值觀:對一夫一妻制的維護(捍東在結婚時要和藍 宇分手,藍宇亦不願和另一女人分享捍東)、男人可以風流(捍東會以『男』的身份去尋找性的刺激)、男強女弱的組合等等。甚至在性生活?,女性化的藍宇亦是 被插入的一方,而陽剛味重的則是插入的一方。
這種將異性戀角色代入同性戀關係的處理手法,在華人電影中十分常見。《春光乍洩》(97,王 家衛導演)中的梁朝偉(男)和張國榮(女)、《喜宴》(93, 李安導演)中的偉同(男)和賽門(女),還有《神探磨轆》(94,張志成導演)、《金枝玉葉》(94,陳可辛導演)等。這或多或少反映了華人社群中同志因 異性戀霸權而作出的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在周華山的《後殖民同志》?,多次描述到同志們和他們身邊的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將於同性戀關係中的自己定性為『男方』或『女 方』。
華人普遍對男同志感到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身心的表現,直接衝擊傳統父權主義下的「男性形象」,更別說兩個陽剛味重的男性。 他們缺乏主流論述當中對 「男性」(Male)行為模式的期望,偏離社會的「常態」(Social Norm)。同樣的情況在西方的影片中較少出現,例如《本能(Basic Instinct)》和英國電視劇《Queer as Folk》,大概是西方大眾較能接受和想象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之間的愛和性。
然而除了性格以外,甚麼能左右一個人在同性愛關係中的『性別』呢?
金錢、權力與性
《藍 宇》中的捍東和藍宇的結識是建基於金錢之上的,捍東的心態是『嫖』──那時對他來說,嫖男和嫖女本來就沒有分別,反正都只是『玩玩而已』。憑著金錢和 經驗,他成為關係之中的主動者、宰制者、性愛?的插入者,即是社會論述?『男性』的角色。而他憑著主動、插入這些行為,再進一步加強他男性強者的角色。
除 了在電影中能看到華人男性的權力關係,權力關係亦與國際拉上關係。在周華山《後殖民同志》?,就有多次提及一些在西方已沒有市場的白人男同志(五十多 歲、醜樣、肥伴、大男人),在華人同志圈子?郤仍可不斷成功『覓食』。華洋組成的情侶,華人多以『妻子』自居,只因無論華人洋人,皆將東方人定型為陰柔、 女性化,並將異性戀的價值硬生生地套到同性的關係上。
華人同志可以走出衣櫃嗎?
西方十分強調走出衣櫃(come out from the closet)的好處,基於文化背景,常會為中國人不肯『走出來』而費解。關錦鵬本人是個走出了衣櫃的同志,他在戲中加插了一段小說中沒有的一場戲,拍得 相當有趣。戲中捍東帶藍宇回家過年,介紹給家人時,輕輕一句『朋友的弟弟』便將問題帶過去了。轉過頭來,捍東的姐夫大寧便提醒他勸勸在天安門的藍宇快點離 去。當中家人不說出口卻心中明白的處理方法,已是許多同志的寫照。華人同志要走出衣櫃,比起西方人更需要勇氣,因為家庭、婚姻和社會的壓力和宰制,並非西 方人所能領略。
家庭、社會、婚姻
《北京故事》比較細緻地描述了同志所要面對的壓力。捍東母親知道捍東交了男朋友,又哭又鬧;家庭 給了捍東傳宗接代的責任,使他認為『人大了便要結婚生 子』;妻子將藍宇看成流氓,勾自己丈夫的情敵;社會也毫不留情的將同性戀看成病態心理、愛滋病患者,並盡情予以打壓──社會對同性戀的不認識,變成了偏見 和定型,也令他們受到災難。這種恐同的心理(homophobia)到現在深未消失,但這種心理其實往往只因缺乏了解和認識才能繼續存在。
結語
『藍宇』其實是一部很簡單的愛情片,它的震撼在於它實在太簡單──同性戀的感情原來可以和異性戀沒有分別。看著藍宇和捍東的纏綿、爭吵、相擁而哭,聽著黃品源的『你怎麼捨得我難過』,似乎可以聽見導演在不慍不火的問道:我和你,真有甚麼不同麼?
參考資料:
1. 佚名,《北京故事》,http://lanyu.gstage.com/gb/before/novel.html
2. 周華山(1997),《同志論》,香港同志研究社
3.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同志研究社
4. 曾我部(2001),“藍宇∕男語”《電影雙周刊#590》50-52頁
5. 《藍宇》網頁(2001),http://lanyu.gstage.com/,G Stage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