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對著電腦寫 proposal, 很難避免跟人家聊天.
昨天分別跟南韓的朋友和香港主流媒體的朋友談起後世貿的輿論.
據我的朋友說, 在南韓, 最近主流媒體引述多個消息來源說, 香港和其他反世貿的團體對南韓示威團體很不滿, 批評他們太自以為是和高傲 (arrogant), 我嚇了一跳說 "從來未聽說過呢 !" 確實有一些反思說不要太浪漫化南韓示威者, 但針對的是香港運動團體中人, 而不是南韓示威者的態度. 他聽到我的解釋也覺得不可思義, 那邊的報導是實牙實齒的...
這邊廂, 香港的記者朋友說, 政府最近的講法趨向說: 香港的團體和市民給韓國示威者利用了, 暗指香港支持反wto的人無知 (naive). 前兩天, 曾俊華於一個午餐會裡更直接說: 韓農一直以來被韓國政府的補貼政策竉壞了, 而他們這次來港並不是為了反wto, 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被人利用和無知之說, 其實殺傷力頗大, 因為它觸碰到一些現象: 很多市民走出來是為了支持韓國示威者, 而其他團體, 如 The world is not for sale, La Via Campesina, 和香港本地團體的主題和聲音, 某程度被蓋過了. 但是這種蓋過, 與媒體的取態(主流以至另類媒體), 和本地的動員和世貿前的議題塑造都有關. 而這種說法, 就進一步把社會運動的內容消除, 使它變成一種純粹反對的形式...
可是, 要回應這種說法, 在輿論的層次無甚效用, 有點口同鼻拗, 更重要的是要透過運動去塑造具有力量的認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