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辦了二十六年、長洲那本土味甚濃的「玄天上帝太平清醮搶包山」,今年復出被正名為中西合璧的「包山嘉年華」,緊貼「國際標準」。按照如此「去文化」思維,難怪有官員說出「搶包山可在不同地點多搞」之無稽言論!
有朝一日,或許黎根真的能夠夢想成真,「搶包山」成為二○○九年東亞奧運會表演項目,然而,太平清醮的宗教意義已注定一去不返。
文:趙婉明、鄧家彪 @Roundtable
太平清醮久別重臨,不經意捧紅兩種食物。一是被搶的平安包,一是同樣被搶 (購) 的脆香素菇包。
先說平安包。今年長洲的太平清醮,民政局開綠燈,復辦停止二十六年的「搶包山」,頓使全島人潮「逼爆」,盛况佔據眾報頭條。諷刺的是,不少懷舊的原島民嗟嘆「搶包山」變成「爬包山」,百幾人蜂擁而上、攀山摘包的場面,變成限人限時的計分賽,場面冷清,失卻「搶」的真味。
平安包跟上國際潮流
昔日人人自由參與搶包山,固然「能者多包」,但是包山環境開放,能力稍遜者亦能從容摘包,每個人都能參與儀式,享受搶包帶來的福氣,儀式人人有份,進而催生長洲社區的整合,成就特殊的長洲人身分認同。反觀今年搶包山,主辦單位只從絕對安全角度來重辦「包山節」,卻又加添「創意」,實行「分區摘包計分制」,將儀式改寫成比賽,把參與儀式的人群劃分為參賽者/表演者和觀賽者,「搶包山」被抽空成為康樂活動。事實上,官方已不知不覺地抹去搶包山那本土味濃的原名「玄天上帝太平清醮搶包山」,並正名為中西合璧的「包山嘉年華」,跟貼「國際標準」。按照如此「去文化」的思維,難怪有官員觀嘉年華後,有感說出「搶包山可在不同地點多搞」之無稽言論!有朝一日,或許黎根真的能夠夢想成真,「搶包山」成為二○○九年東亞奧運會表演項目,然而,太平清醮的宗教意義已注定一去不返。
外地旅客千里探島,走進異地社群,無非實現如美國學者D . MacCannel的觀察:尋找本真 (authenticity-seeking) 。受到城市化和現代化不斷冲刷,地區固有文化及情懷逐漸失落,旅客往往希望重新接觸生命意義、民俗文化、宗教生活、鄉愿情懷等已失落的東西。於是,旅遊宛如朝聖,到處均是「聖城」。
若果搶包山、會景巡遊等太平清醮重點項目沒有以文化和宗教角度來策劃和宣傳,只以嘉年華、show的形式出現,效果肯定適得其反,一心求真的旅客勢必敗興而返。根據 MacCannel「提倡」的標準,令 人神往的旅遊,是一種真實的/高度類真的文化景觀,做show 是大忌,(看似) na-ture才是原則。
英國學者JohnUrry提出重要的旅遊社會學概念---「遊客的凝視」 ( touristgaze )。每個遊客都希望他們所凝視的旅遊實景實况、體驗是和日常生活的經驗截然不同的,但那又符合他們的旅遊想像---由宣傳產品和廣告塑造。長洲太平清醮英譯「 BunFestival」,或許反映在外國人心目中,「 bunhill」確是太平清醮的核心。搶包山縱然重臨,可惜「包山嘉年華」的形式和內涵已過分理性地排拒任何非理性和不可預測性,試問飽受工具理性困迫的城市人,又怎會享受毫不瘋狂越界的旅遊呢?他們凝視的「包山嘉年華」又怎會是他們想像中的「搶包山」 呢?(何况有大 量影像紀錄昔日搶包山的場面!)
「漠視文化」推廣文化
香港旅遊發展局希望開發文化旅遊,相關官員便要先明白,文化旅遊的資源,實是建基在一個能夠被理解與分享的文化脈絡與整體氣氛,而非某個抽空項目。無疑,今年太平清醮因復辦搶包山而備受矚目,可惜,政府卻只集中於宣傳搶包山,宣傳推廣不見其功,依舊是「漠視文化」地推廣文化。
其實,太平清醮的成功(多了市民及遊 客入島旅遊),反有賴整個長洲的配合,例如島上各式各樣的食肆,嚴守齋醮的戒律,提升全島的宗教儀式氣氛。我們在飄色巡遊前後進行了一系列觀察及訪談,內容甚具啟發性。
據一間上海麵店的老闆說,從前長洲各餐廳絕不會這樣煞有介事地在太平清醮賣齋。「以前邊會咁齊心,全部賣齋呀?而家仲會拎出街賣。」的確,就我們所見,當日處處均是賣齋的攤檔,橫貫長洲各街道,用鐵盤裝着的咖喱齋、齋叉燒、齋鮑魚、齋鹵味等等,吸引不少人光顧,而這間上海麵店及附近的茶餐廳亦暫停供應肉類食品,直到會景巡遊完結為止。
不過,能與平安包相輝映的,還要數麥當勞的素菇包。麥當勞為了太平清醮齋戒的傳統,特定在十三號至十五號期間,停售所有肉類、奶類及蛋類食物與飲品,並且特別推出了「脆香素菇包」,遊客固然蠢蠢欲試,搬離長洲多年的人也想一嘗新口味。有顧客認為,吃素菇包是一種入鄉隨俗的做法;有遊客說,因為只有在長洲才能吃到素菇包,覺得很特別,誓要一試,得知售罄後難免失望心情;更有趁着太平清醮回長洲老家的太太說,素菇包既符合她素食的習慣,亦滿足孩子對煎炸食物的喜好。一種食物,盛載着眾多不同公眾期許,滿足不同人在節日時的需要與渴望。
利字當頭,商人自然懂得「走位」,素菇包亦非麥當勞因應不同地區而第一次推出特別食品,例如之前有為了迎合台灣人口味的豆漿米漿,美國有龍蝦漢堡 ( lobstersand-wich) ,意大利有蒸餾咖啡和冷通心麵,德國有法蘭克福香腸和啤酒,而香港也有「招財漢堡」,不保證「招財進寶」,卻肯定更迎合地道文化。
素菇包製造商業逆流
麥當勞為配合宗教傳統而推出新食物,卻有更深一層意義。學者E . Illouz及N . John曾作了一個有關以色列麥當勞的研究,他們發現,當地的麥當勞並沒有因應當地宗教信仰而改變一貫餐單。他們不單沒有暫停售賣或將所有肉類、奶類、蛋類食物及飲品分隔開 (Kosher) ,亦沒有在教徒必須休息的星期六停止營業。相比之下,素菇包登陸長洲,或許正正揭示了,宗教傳統在現代飲食管理與經濟效益上已變得舉足輕重。
學者喬治‧里茨爾 (GeorgeRitzer) 多年前提出「麥當勞化」 ( McDonaldization) 的世界現象,大企業仿傚 /抄襲麥當勞的模式,透過效率 (efficiency) 、預計性 ( calculability) 、預測性 (predictability) 和控制 ( control) ,將生活變得理性 ( ratio- nal) ,千篇一律。有趣的是,麥當勞推出的素菇包卻正在製造「麥當勞化」逆流,令食物商品變得更本土、更人性化,節日傳統與食品糅合得宜,變成了地方文化象徵,令顧客及本地人更認識地方文化傳統,培養認同。據我們觀察,其他在長洲的餐廳亦採取相同策略,商業機構正逐步將自己「本土人性化」。
既然連跨國企業也要入鄉隨俗,以在地文化視角靈活經營,為何政府花數以億計推廣旅遊,卻仍不見任何高明之處?
(後記:Roundtalbe香港研究中心在5 月15日舉辦了「從太平清醮到文化旅遊」考察活動,實地觀察太平清醮盛况,嘗試追溯長洲傳統,並探討文化旅遊在香港的發展空間。文章以當天的觀察、訪談及討論 內容為藍本。)
趙婉明、鄧家彪
明報 200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