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巴格達在燃燒,卡加立在狂飈

作者/Naomi Klein
譯/chong
June 01, 2007
The Nation

美國入侵伊拉克,觸發了歷史上最大的石油價格颷升,所有跡象都齊全了:跨國企業隨心所欲,吞併國營公司,把無窮無盡的利潤運回老家,享受稅務優惠,支付給政府的專利稅低至可笑的程度,僅僅是百分之一。

我要說的,不是由新建議的石油法所帶來的油價颷升(它以後會出現),我談的颷升早已全速前進,它出現在遠離伊拉克的殺戮,在亞伯達省(加拿大)北部,四年以來,亞伯達省與伊拉克已由一塊看不見的搖搖板所連繫著,當巴格達在燃燒,破壞整個地區的平衡,以及油價上升,卡加立(亞伯達省最大城市)便會繁榮起來。

《金融時報》稱此為「淘金熱以來,北美最大的資源業大繁榮」,讓我來解釋一下,為何伊拉克的亂局會造成這種「繁榮」。亞伯達省的人早已知道,這個省的北部,蘊藏大量的瀝青──黑色、像焦油般的秥性物,它是沙、泥、水及石油的混合物,蘊藏量大約有2.5萬億桶,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氫化合物的天然庫存。

要把亞伯達這些渣滓變成原油,是有可能的,不過,這是非常複雜困難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在露天的礦坑中挖掘:首先要把森林砍掉,把表土刮走,然後,用大型機器把黑色黏狀物挖出來,放在全世界最大的傾倒卡車(兩層樓高,一個輪便值十萬美元),用水及溶劑把焦油在大桶中稀釋,不停搞動它直至油浮上面,同時,礦渣倒進比該區天然湖泊還要大的池中。另一個方法是把油隔出來:用鑽管把蒸氣送進地底深層,把焦油熔解,再用另一枝管把焦油抽出來,在運輸過程中經過多重提煉,提煉工序需要天然氣作為能源推動。

兩個方法都所費不菲,大約是每桶18至23美元,這一直是不化算的,在八十年代中,石油只賣20美元一桶,1998-99甚至低至12美元一桶,主要的石油公司都沒有興趣取得多於它們賣出的石油,所以,當統計全球石油蘊藏量時,這種焦油沙並不計算在內。除了少數受資助的加拿大的公司,所有公司都只讓這些焦油放在哪裡,原封不動。

不過,當美國於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油價已高達35美元一桶,大大提升焦油沙的利潤前景(行內稱之為「石油沙」),那一年,美國能源資訊管理處在焦油沙中「發現」石油,它公佈說,亞伯達本來被估計只有50億桶石油,但事實上,至少有1740億桶「經濟上可開採」的石油,翌年,加拿大超越了沙地阿拉伯,成為美國最大的外國石油供應國。

換言之,伊拉克帶來的石油繁榮日子沒有被拖延,只不過是轉移到別處,除了英國石油公司外,所有主要石油公司湧進亞伯達省北部,單單 ExxonMobil、Chevron、Total便計劃花90-140億美元投資,四月,Shell花了80億取得它的加拿大附屬公司的全部控制權,位處於石油狂潮核心的Fort McMurray鎮,根本沒有足夠的住所安置新來的工人,其中一家公司甚至建造飛機跑道,讓員工可以坐飛機往返。

來自焦油沙的石油百分之七十五去了美國,科羅拉多IHS 的能源顧問Brian Hall稱焦油沙為「美國能源安全儲備的大毛毯」,諷刺的是,美國侵略伊拉克至少有部份原因是為了保證石油供應,現在,多得這項災難性決定所帶來的經濟強風,美國發現,最大的「安全儲備」就在身旁。

不少人預測,自由市場在高油價下,會引發「另類替代能源的創新開發」,以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最近《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也這樣寫。亞伯達的例子推翻了這個理論,高油價的確會導致公司在研發上大花金錢,但同時,也令它們專注在如何從最難取得石油的地方,取得最骯髒的石油,例如,Shell正在研發「全新熱力採油技術」──把大型的發熱器置入石油天然庫存區,就好像要把地球烤熟。

亦正如亞伯達的焦油,這項產業使全球暖化的能力,超出所有其他行業,提煉瀝青釋放出的溫室氣體量,是傳統油井的四倍,令這些焦油沙成為加拿大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大元兇,但是,石油業計劃至2020年把產量提升三倍,而且,增長似乎無窮無盡,如果價格仍然高企,不久將來,從焦油沙中再抽取提煉1,410 億桶石油亦變得有利可圖,亞伯達將會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蘊藏區。

提煉這些沙,同時亦是破壞林木及野生動物──研究焦油沙對環境破壞的領先權威Pembina Institute警告,在北極森林裡,「一幅如佛羅里達州那麼大的森林」將受威脅,現在,該區的主要河流為石油業所用,大量水源將受污染,氣候學家說,水位下降又剛好是暖化的結果。

亞伯達的石油狂熱,連《金融時報》也說是「帶來滅亡的烏托邦式幻想」,加拿大不只步進由伊拉克轉移過來的石油狂潮,實在令我震驚,我們亦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它們就在Fort McMurray鎮那裡,在那些地底下又黑又黏的物質裡,在大卡車、輸油管、蒸氣及天然氣等的幫助下,人們已引爆這些武器。

原文:Baghdad Burns, Calgary Booms

圖片出處:reservoir f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