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左派控制立法會

編按:香港的評論水平一般真是很低,馬傑偉明明在〈新左翼 vs 大右派> 一文,說過全球左翼其實已多元化等等,蕎菁華竟然好像完全看不到一樣,又重複他在教科書裡學來的二元對立,又故作驚人地說立法會是由左派控制,真是匪夷所思。難堪的是,此君竟有 "中大護法" 之號,好像與很多學者、校長都有交情。但其實,除了學舌重彈甚麼 "姓資、姓社" 的政治術語,其實還會想甚麼?In_Media這裏任何一篇貼文都更有深度呢!

-------------------------------

馬傑偉教授在《明報》世紀版(一 月十二日)發表的文章〈新左翼 vs 大 右派〉,很有意思,很能概括了現時 本港社會政治的環境。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講左派右派,不 是五十年前的右派(國民黨,掛青天 白日旗)和左派(共產黨,掛五星 旗)那麼簡單,一九五六暴動、一九六七暴動,是黑白分明的,右派、左 派分得很清楚,那時候的香港文化圈 子裏,中間派—— — 第三條路的人士, 往往被視為領取美元津貼的投機人 物。

今天的左派右派很難界定,左中有 右、右中有左,擁護自由民主選舉是 兩派的共同立場。香港的現代思想, 文化人的左右派思潮,全部學自歐 美,而無論歐洲的左派、美國的右 派,對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基本上是 不會有異議的。

左(美國稱為自由派)右(美國稱 為保守派)兩派的最大分歧是在於政 府的角色,左派認為市場不完美,市場失陷( market failure ),政府必須負起調控經濟,保證收入分配平均, 消減貧窮,重視社會福利,嚴格監管 私人經濟部門,國有企業不應私有化;右派認為政府體積應該縮減,實行大市場、小政府,盡量讓自由市 場調整收入分配和就業,政府的監管 不必太多,所有國營企業應私有化以 求增加效率。

換句話說,左派比較注重分配和政 府力量,右派比較注重創富、經濟向 前發展和市場力量。事實上,戰後五 十年來,市場資本主義國家憑經濟發 展的力量,已打垮了馬克思主義的經 濟體系,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已實 行 mixed economy 制度,設立社會安全 網、退休保障和失業保障。

香港的左派的弊端在於他們只懂喊 叫,爭取更大更多的福利,盲目相信 政府萬能(但同時反對政府),拿不 出一套有說服力的經濟政策來。民建聯、民主黨、前線、職工盟、工聯 會、民協等等的政治派別,基本上全 屬左派,左派在立法會中佔了多數, 右派根本無力抗衡。

蕎菁華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