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珠三角宜居灣區規劃鬼祟諮詢引起了香港市民對「被規劃」的警覺。而新界西北的洪水橋新市鎮就在被融合下首當其衝。縱有溫總罕有地大派定心丸說香港不會「被規劃」,但大家近月可有發現,洪水橋的非法傾倒個案明頻密,彷彿是一種不祥之兆。這個在天水圍、屯門與元朗之間社區,到底要出甚麼事了?
政府正研究「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打算把洪水橋「打造」成新界的新宿 (不知是否受天水圍「銀座」啟發),先不論是否要成為王迪詩所說的「奶粉城」 ,卻肯定是要為內地服務。港府已十分坦白地表示洪水橋是要配合前海的發展 。發展還發展,配合還配合,到底這將如何影響我們香港居民的生活方式呢?
早前新界西北研究組就前往洪水橋考察,發現一些土地用途與規劃用途不符。例如,我們發現「綠帶」被用作堆垃圾、「休憩用地」竟是大規模貨櫃場、、村中農地旁竟是廢車場、而靠近流浮山一帶海鮮產地竟堆放了極污染的電子廢料。如果你之前食西洋菜、蠔而肚痛,你現在知道原因了。組員不禁問:「點解我地既鄉郊會變成咁?」原來是因為區域融合下,洪水橋正被一條「深港高速公路」連至內地,因此洪水橋的鄉郊地帶被用作中港貨櫃車的停放站。自然資源被破壞殆盡後,日後要轉為內地人豪宅就容易得多了。
規劃署對洪水橋的未來想像,就是作為一些在前海上班的流動人口的「城市客廳」,即是一些即日來回的住宅、購物一站式服務。不過,規劃署似乎從未考慮,未來在洪水橋的多條村落,兩個天水圍大的面積的發展,對本已建立起自己的社區文化的鄉郊的破壞是永久的。是否把村民移到只一山之隔的稔灣堆填區,享受「清新空氣」,或是再叫老公公老婆婆搬上半空渡餘生,讓這些植根本土的香港人享受另類「宜居生活」?
組員們去到受影響的村落進行家訪。這些居民多已在此住了過半世紀,有的更是四代同堂。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將要被迫遷強拆,當組員告訊他們第一期詻詢已過,村長和區議員都已同意發展這一事實時,還天真地以為政府會妥善安置他們。可以是組員一核對資料,就發覺這些居民不符合安置的條件。當然了,要不是最弱勢的人,政府怎會把公路起到你門前呢? 要不是新界土豪橫行,村長和區議員們又豈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出賣村民呢?
在未來,不單我們流浮山、后海灣的海產如蠔、魚類會被深圳的「宜居基建」和「宜居廢物」污染,屆時「蠔油」變「石油」,更甚的是,港深機鐵也會駛過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就如圖中藍圈的位置,黑線是港深機鐵,紅點為中華白海豚出沒紀錄。可是,政府竟厚顏地宣稱工程不會影響海豚的生活,這也多得一些環團識趣地保持緘默,自認「反對都冇用」。
雖說計劃仍在「研究」中,卻是事在必行,「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剛接受了政府七千萬撥款研究,吊詭的是有甚麼學術研究竟值七千萬?原來,這個「發展願景規劃」竟然包含「發展工程規劃」,不單研究「建些甚麼?」,也一併研究「如何興建?」。即是說,從概思階段就抹殺了「不發展」這個可能性,所有民間反對聲音只會成為過程中的點綴。新界西北淪陷了,香港市民還能獨善其身嗎?
溫總主動稱香港沒被規劃
洪水橋藉地利 打造香港新宿
洪水橋盤遲遲未批售 長實變陣推豪宅
賣奶粉是香港的出路
耗7040萬重環保以人為本 洪水橋新區配合淺海發展
洪水橋新發展區將容納16萬人 當局稱收地及清拆無可避免
漁農自然護理處:中華白海豚
政府擬用七千萬研究洪水橋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