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次事件一個令人不解處,是包括宋立功在內的多位學者稱為逼宮,並視之為大逆不道。但是,試問早前教育界要求李、羅下台,又算不算逼宮?又或第一、二次七一遊行,又是不是香港巿民對董建華逼宮?若這些都性質相近,為何學者們唯獨對九鐵事件如此不齒?
2. 黎文熹一直強調他要求一個較好體制,並對特首介入後表示問題已圓滿解決。若問題解決了,即是黎為九鐵解決了一大體制問題,即立了大功了。那為何還要辭職,問的是甚麼責呢?難道見到問題出聲也是錯嗎?
3. 九鐵事件中,黎是得到大部份管理層及四千員工支持的,而田北辰,只說等曾蔭權處理,即田只看重委任他的最高權力。即表示一個認受性建基由下而上,而另一個著重從上而下。當事件突然來個 “是非判決” ,九鐵管理層被指專業操守有問題,為何那些下層力量又突然隱形?若當初簽上聯署,該是對團體表達不滿者的認同與支持,兩位黎氏高層即成了員工代表了。那麼政府事後把雙黎祭旗,九鐵員工是否該起碼為其發言人說句話,甚或進一步以行動捍衛兩位員工代言人呢?
4. 九鐵事件很易讓人聯想其他社會抗爭,就以不遠的教改為例,若有校長挺身批評,並發動學校罷課;若以九鐵發展為藍本,則結果大概是校長被指責逼宮,政府官員方向一定沒有錯,然後既然校長擅離職守,便一定要為事件負責,離職或辭職悉隨尊便。
5. 結果是香港任何從下而上的社會變革可宣佈收皮 (借安徒語) 。為了香港的工運與社運長遠發展,九鐵工會及管理層請不要退縮了,不要讓你們的不滿與批評被所謂強政勵治活埋,若黎文熹真能代表你們的聲音,給他力撐。問責不一定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更重要是向自己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