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施政報告即將推出,市民和政府本應積極互相交流,然而,近年政府推行的政策,總是讓人詬病於以行政為主導,漠視民間聲音,大嶼山發展和農業政策便是兩個很好的例子。
大嶼山發展諮詢假象
由政府在2014年設立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所提議的人工島、欣澳填海、大嶼山西北沿海公路等多個大型發展,可能即將在大嶼山推行,大嶼山的社區和自然環境將面對難以想像的改變和破壞。可是,如此大型的發展計劃,卻沒有如以往東涌新市鎮擴展或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等進行多次大型的公眾諮詢環節,鼓勵公眾發表意見,反而只是悄悄叫大家以電郵發表意見,和在一些跟小組委員有聯繫的交流平台或社區組織網絡進行諮詢,然後在工作進展報告交代一句「公眾人士及組織的建議及意見大致上已被委員提交的所涵蓋,尚未被涵蓋或異於委員的建議及意見,同樣已被歸納為「發展規劃事項」、「旅遊及娛樂」、「環境及文物保育」、「交通樞紐及改善建議」和「就業、教育及褔利」五大類別」,製造公眾已被妥善諮詢的假象。
大嶼山自然資源豐富,規劃定位一直以保育為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可是,無論是委員會成員內或獲邀諮詢的組織當中,保育和環保團體幾乎全數缺席。政府嘴上說平衡發展和保育,但只愛聽發展的聲音,這樣如何能讓人信服?
農業政策諮詢 斷錯症落錯藥
政府對農業的視野,仍然沿襲一份距今15年,在1999年發表的《關於支援香港農業發展的顧問研究》報告,當年諮詢對象只有業界代表,大部分農友的訴求,政府並不積極聆聽,最後更把農業的重點由「香港新鮮食品生產」轉為「香港新鮮食品供應」。剛出爐的新農業政策諮詢文件雖然沒有明目張膽的放棄「農業生產」,但近年本土農業多功能價值(如消化廚餘廢物、減少碳里程)的聲音,政府似乎聽不進耳。
加租、迫遷、地主收地,尤如小農永不終止的夢魘,沒有穏定可負擔的租地,農友在農業上的投資往往便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即使有復耕計劃也為人詬病復耕成效之低,大大阻礙本土農業的發展。然而,政府不但繼續斷錯症,無預視因政府主動收回農地,反加劇發展商囤地,更下錯藥,把技術支援解讀成引入高科技農業技術,已開展的農業政策諮詢,能否真的「在地」幫助本土農業發展?
順民意,施民政,「離地」施政,漠視生活在地上的市民對保育、環保、農業等的訴求,香港的環境和市民只會一直輸下去。政府唯有虛心聆聽,以民為本,才可化解雙方的矛盾,建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香港。
文:梁德明(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