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孔誥烽:殖民時代美好時光再臨的期待

貼文:fred

明報 孔誥烽
2005-07-11

回歸後的首8年,當權者對殖民時代留下來的一切抱着欲除之而後快的態度,後果有目共睹。現在,港英時代的忠僕重新掌權,港人仍未清楚他們是否真是有視野有手腕,能巧妙平衡北京意志與香港民意的政治家,但已產生了殖民時代美好時光再臨的期待。

南韓在民主化與經濟再起飛後,民族自信心大增,學術界最近掀起了再思韓國殖民經驗的熱潮。不少學者嘗試衝破過往「殖民主義」Vs「民族解放」的簡單框架,實事求是地重新檢視韓國的殖民遺產。當中的嶄新視角,當可為我們再思香港的殖民經驗提供有力參考。

韓國經驗: 肯定殖民經驗≠ 歌功頌德

由Gi-WoonShin與MichaelRobinson統籌、十多位中、韓、美學者參與的《ColonialModernityofKorea》(1999年哈佛大學出版社),正是這一學術思潮的結晶。

作者認為,日本殖民主義除了為韓國帶來殘酷壓迫,亦帶來了現代化。殖民者推動現代化,當然是為了一己利益,但當現代化打開的新空間遇上本土不滿現狀的暗湧時,卻會導致反殖意識的形成。殖民者為回應下層反抗而採取的改革措施,加上由殖民地母國傳來的激進思想,又會成為進一步推動反抗運動的催化劑。

例如日本殖民者為宣傳種族同化政策而大建電台廣播網絡,但龐大的帝國廣播網絡,卻成了大韓民族主義萌芽的空間。又例如殖民政府推行婦女普及教育,催生了韓國的女性自主意識。但不少婦運團體卻日益受當時日本的前衛左翼思想影響,將階級解放、民族解放與婦女解放的綱領結合,令婦運政治化。由此可見,殖民統治有時也會帶來社會進步的可能性,但這些可能性,往往要通過被殖民者的抗爭,才能實現。對殖民經驗的肯定,並不簡單地等於對殖民者歌功頌德。

反觀香港,戰後的親北京左派,一直強調港英統治的腐敗黑暗。今天不少帶北京觀點的香港史書籍,雖然承認香港社會在70年代開始不斷進步,但它們大都將此歸因於整體經濟增長與華人資本家的崛起,而小心翼翼地避免將功勞歸於港英政府或左派系統外的民間抗爭。

事實上,70年代之所以能夠成為香港殖民時代的黃金十年,並不單純是經濟增長的結果(只要我們看看今天中國的貪污腐敗與貧富兩極化,便能明白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並無必然聯繫),而有賴當時殖民政府與本地社會建立的新社會契約(socialcompact)。

70年代,英國在工黨執政下左翼思潮高漲。當時英國不少左派知識分子都曾對香港的現狀提出尖銳批判。例如BertrandRussellPeaceFoundation便在1974年發表過一本名為《HongKong:ACasetoAnswer》的小冊子。它指出港英政府為英國庫房帶來巨大收入,為英資大財團和上海工業家創造了一個賺錢天堂,卻一直讓社會的低下層過着天天勞苦、怎樣努力也無法翻身的絕望人生。小冊子認為如果政治現實不容許英國即時撤離香港,英國便應立刻結束殖民地的不公義現狀,讓當地所有華人享有各種應得的民主與社會權利。

70 年代英國左翼 影響香港

這一小冊子為當時香港土生土長的新一代學運與社運活躍分子帶來不少鼓舞。而它與不少建制內政治精英對香港的態度,亦無太大矛盾。70年代麥理浩任港督期間大力推動的十年建屋計劃、九年免費教育、綜援制度、社區發展、廉政公署、新市鎮規劃等,便多少帶有英式社會改良主義的影子,標誌着港英政府已揚棄了戰後緊急救濟型的社會介入模式。

就以房屋政策為例,麥理浩在1972年一次立法局講話中,明言香港低下層的惡劣住屋環境「侮辱了我們的人性、公民自尊與政治良知」,也是「官民間衝突與不愉快恆常和主要的根源」。這與50、60年代政府有關建立遷徙區只是為了消除木屋區為社會帶來的火災、傳染病與罪案風險的功利態度大相徑庭,反而與《HongKong:ACasetoAnswer》的人道主義論調不謀而合。

港人對殖民遺產 懷戀有理

同時,在70年代茁壯成長的房屋運動、反貪污運動、教師爭益運動、獨立工會運動等,亦承着殖民地政府改革打開的缺口嘗試爭取更徹底的社會變革。反過來看,麥理浩時代的改革宏圖,如果缺乏了這些社會運動的監督與回響,最後或許只會淪為落空的承諾。這些社會運動,更孕育了80年代爭取結束殖民統治、香港民主回歸中國的政治力量。

70年代的社會與行政改革,令廉政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更使無數貧困家庭獲得基本生活保障,為其子女創造了向上爬的良好條件。香港今天的中產階級,不少都出身自公屋家庭,通過教育體制而晉身中產行列。如果當年香港沒有龐大的公屋體系和公共醫療體系幫助底下層減輕住屋醫療開支的負擔,政府沒有投入大量公共資源推行普及教育的話,這群人要向上爬,肯定沒有那麼容易。開放的階級流動,為隨後20多年的社會和諧奠下基礎。66、67年的階級戰爭,也因此成為絕響。

過去8年來,當權者以破壞殖民時代港人辛苦爭取來的法治體制與自由環境為樂,還極力在滅赤的名義下撕毁70年代政府與社會建立起的無形契約,大幅削減社福教育開支,將房委會的公共資產私有化,不斷增加公營醫療收費,還抹黑窮人為懶人。在貧富兩極化和階級流動之門逐漸關閉的趨勢下,香港在70年代以來建基在社會權利和階級流動之上的社會和諧,正在迅速瓦解。

港人對殖民時代的種種遺產,懷戀有理,因為我們也是有份締造這份遺產的一分子。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怎樣捍衛和延續這份遺產,讓殖民時代後期出現的社會進步,不致在殖民統治結束後逆轉。

孔誥烽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社會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