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提及的事可能普通市民未必知,但一心求改變會挺身而出的人士請花少許耐性看看。
事源:
根據港台新聞,涉嫌參與旺角騷亂的37名被告,2月10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全部人獲准保釋。部分被告審訊後陸續離開法院,他們均戴上衣帽及口罩遮蓋容貌,又低頭避開鏡頭,由多名人士護送下離開。期間更有人用紙皮阻擋攝影鏡頭,並與在場人士發生口角。由於現場有大批記者採訪,場面十分混亂,在場人士需由警方協助才能離開。
其後,事件中一名攝影記者於網上被起底,緊接有一張百多名記者FB LINK的名單在網上出現,幾小時內不少記者相繼更改FB的名字、LINK尾。大家無奈之餘更不明白所為何事。
傳媒同市民,一日間被大距離拉遠,被譽為「雙刃刀」的傳媒被推開、被定位為當權者所用(事實上部分機構是如此,但前線記者並不是,他們只是紀錄者),對你對我對社會都非好事,這從來只會讓一個人笑。
其實今次提堂的不少人並非「常客」,更多的是普通市民、學生,被困數十小時經歷警方「招待」、提堂,早已心身俱疲。終於等到可以離開時,卻遭到幾十名傳媒包圍,而因為傳媒要交差而被迫強留閃、閃、閃,試問點會唔驚唔想走先?而今時今日會來聲援這班被指是「暴徒」的人士,更是一班據理力爭、不畏強權的熱血人士,見到學生被困不能走,心情焦急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其實攝影記者們一向都係直腸直肚,做過記者都知,擋阻鏡頭者一向被粗魯對待(並不是因為有敵意,只是普遍行情而已,做記者要學識走位唔擋鏡。有時錄影進行中,亦不方便出聲,而要出手撥開或撳低人);再加上早兩日先有行家被打到頭破血流,大家情緒不佳是事實,只能盡量專業,亦希望大家諒解。
據現場人士所講,有人拍打鏡頭(大忌!)、阻擋採訪等,終於發生語言衝突,老母橫飛。而重點是,從另一條訪問梁天琦的片段可以清楚見到涉事攝記的表現是有禮貌的,但為何會同其他人士發生衝突呢?實際情況是,梁天琦慣於站在鏡頭前,令到記者有空間做訪問;而其他被控的普通市民會逃避鏡頭是人之常情,同時有採訪任務在身的記者追訪事主實為職責所在,結果就出現了你躲我追不愉快的場面。最終蘋果亦於下午發道歉聲明。
半日間在網上出現了不少「誓要起底」、「抵制傳媒」、「下次戰場無人保護你」等指責傳媒的言論。將傳媒與市民間的距離拉闊 ,實在令人難受!(其實早已有人揚言不要傳媒,今次乘勢發大,更牽涉到大量傳媒人士)為何作為紀錄者的記者會被起底而被迫轉名轉LINK?傷了多少記者的心?現時的香港記者都是戰地記者哦!
是誰,靜悄悄地將中共二元對立的手段套用到傳媒同市民之間,令傳媒成為示威者的敵人。請回想雨傘期間,多少暗黑畫面是靠傳媒拼命拍下?大家對抗黑社會、黑警時,記者同樣要面對,如果無傳媒夾於兩者之間,扑爆頭數字會多出幾多?
可能被警察打過的你會話,記者救不了你,只懂「影、影、影」,救什麼?!但大家有否留意,今次魚蛋革命中,記者為什麼能成功保護那一名被打警員?是因為那數名記者「好打得」?不是!是因為市民從未想過要打死打傷警察,記者才有可能出手擋一擋再保護警察。但相反,警察打市民時,下下往死裡打,試問記者何德何能救人呢?
把警察濫權紀錄下來的從來都是記者。攝得朱經緯打途人的,是記者;攝得七警打曾建超得,都是記者。今次事件分化大家,下次有事時,會否再出現打記者?打完、打走記者,誰可再用鎂光燈紀錄濫權者?如何用鎂光燈阻嚇濫權者而保護大家?真的,記得雨傘時傳媒是站在雞蛋一方的,一直都是!懇求大家不是推開傳媒,我們都是站在同一方的!
不要讓背後那張咀陰陰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