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編輯所擬
許多人說《蘋果日報》是「安心偷食」的大贏家。但我認為大贏家是八卦的市民,他們沒有怎樣付出,卻獲得他們所需的娛樂。
雖然這也許是一種遞進關係,即許志安先滿足了對黃心穎的好奇,然後輪到市民去滿足對許志安醜聞的好奇。不過前者有道德問題,後者本來也有,彼此其實都有侵犯別人,只是在目前的社會規範下,後者爭議性相對較低。因此市民可以成為最後贏家,而許志安則不是,他付上了其畢生的名聲。
人們說《蘋果日報》贏,是因為多了許多人登記。但其實這是雙贏,市民如果不覺得能滿足其好奇的慾望,也就不會登記。市民贏了,才到《蘋果》贏。但問題是市民更是有實際收穫(至少他們認為),但《蘋果》如果不能把登記變為付費,仍然沒有實際收益。然而別人是否會為了醜聞而付費長期訂閱?恐怕不會。何況這類醜聞不常有,而就算醜聞常有,看多了也只會覺得膩,要憑醜聞來吸引人訂閱,看來實在不易。又如果這次黎克特制七級的醜聞,才能促使人們登記,那到底要有怎樣的醜聞,才能促使人們掏出腰包,養活記者和報社,抵消其龐大開支?那仍是難以想像。
又或者我們要看看,外國能成功爭取訂閱的媒體是怎樣辦的。如果香港能立先例,靠八卦消息來爭取訂閱,那只能證明香港人實在是其中一個最八卦的民族了,又或者這又是華人的基因。當然《蘋果》的算盤可能是,我們不只最八卦,也最公義,同時提供兩種看似矛盾的事物,令香港市民獲得一站式滿足。如是者,它的確可能成功建立付費訂閱的模式,殺出一條難能可貴的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