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場新聞》引出的「文學綜援」紛爭,我的看法很簡單:政府應否資助文學發展,並非黑白分明,值得討論;可是,說這種資助只會「養懶人」,指責接受政府資助出書的作家是拿「文學綜援」、是「寄生蟲」,只要查一查他們拿到的資助是多麼小的金額,就知道這批評是如何的不公道了。至於文學的功能、詩文的好壞標準、和香港文學的質素等問題,當然十分複雜,大家不應該期望《墳場新聞》這種形式的文章能夠嚴肅和深入地探討這些問題。
這場紛爭,可算是茶杯裏的風波,除了上述的簡單見解,我沒有甚麼好補充的;倒是韓麗珠評論這件事的〈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文,我讀後不無感慨,尤其是最後兩段,:
「在臉書裡,弱勢者傾向對同樣弱勢或更弱勢的人抽刃,起因可能並非惡意(雖然終於會達成一種惡意),只是人性的角落裡需要衝突,在衝突之中,才能引起極端的愛和恨,自己才能同時成為加害者和受害者,讓讀著的人在等候一輛列車的時候、上課的時候、在工作中開小差的時候、會議的途中、跟朋友吃飯的同時、任何想要逃離當下的時候,讀到那段狀態,飛快地,按一個讚,同時經歷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快感,好像經歷了很多,雖然,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或許,這就是我近日想要關掉臉書的原因。人要切實地生活,首先減少虛擬的互動。」
的確,臉書裏的鬥爭,很多都是弱勢者「對同樣弱勢或更弱勢的人抽刃」,例如本土派對所謂「左膠」;相對於政府和建制派,鬥爭的兩方都是弱勢者而已。然而,我不同意這種鬥爭是為了「引起極端的愛和恨」,從而「同時經歷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快感」;我認為這種鬥爭的目的是要成為「相對的強者」--- 臉書裏有一個江湖,而江湖的存在就是為了給大家打打殺殺的機會,而打打殺殺的目的就是為了決定誰是「老大」或誰的勢力最大。
對,臉書裏有江湖。這江湖,有門派,有烏合之眾,有嘍囉,有受僱的殺手,有教主或掌門人式的人物,有奸徒,有俠士,有偽君子,有真小人,有集體攻擊,有個人暗殺,有人想揚名立萬,有人想大隱於市。無論如何,有江湖就有紛爭,而沈醉於江湖的紛爭之中,會有一個危機,就是忘記了自己始終不過是弱勢者。到得贏了江湖,輸了江山時,悔之已晚矣!
我沒想過關掉臉書,不是因為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是因為我相信在臉書裏也可以「切實地生活」--- 只要特立獨行,不慕名利,不結朋黨,不懷惡意,不記舊仇,這個小小的江湖,是個鍛煉人格的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