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留言作為一種現象

留言作為一種現象

現在網上流行一句說話,就是「識看一定看留言」,似乎爭相留下最好笑、最啜核、最刻薄、最打臉的留言,幾乎是所有 FB 用戶的共識及玩法,或許歐美都是差不多,但至少肯定,港台地區的用家尤甚,特別是香港用戶,差不多到了一個程度,如果沒辦法留個搶眼的留言,就不如不留。

這其實是伴隨著一種「必須言之有物」卻又要「不停曝光的要求」之下的後遺症。

在互聯網的所謂必須言之有物的「有物」,指的並不是一種知識,不是一種正確或準確的陳述,恰好相反,在互聯網要讓人覺得「有物」,正正需要以偏蓋全,正正需要瑣碎信念誇大化,正正需要嘩眾以取寵,所以「有些女人是雞(妓女)」在網上是廢話,但是「所有女人都是雞」在網上就是真理。

「有些女人是雞」在網上是近乎沒有討論意義的,因為那只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是「所有女人都是雞」呢,似乎就很有討論的價值,很有玩味,很有深度,這種「談資」才是互聯網時代所謂言之有物的意思,跟正確與否並無關係。

但是後一句的說法,其實是把妓女的局部定義,以近乎野蠻的方式推而廣之,即是「因為妓女涉及性」,而「妓女依賴男人光顧/金錢支持生活」,於是就套用到每一個會與男性做愛,及與男人建立家庭的女人身上,還強加一句「老婆只是私家雞」,先不論雞本身是否一種侮辱,又或男人會否自覺為妓女的兒子,又或女人在家庭中的職能等等,這句「所有女人都是雞」根本就是一句 soundbite,是經不起任何認真考究、純粹發泄而且充滿偏見歧視的口號,不過這些句語才有市場,才會吸引到人流,無論是鬧,還是讚。

這是非常成功的方程式,捉著一點站不住腳的觀察,然後化約成最容易理解,也最有空間去詮釋的口號,例如「有一種愛叫 XXX」「中國人就是賤」「真正成功的男人 30 歲前要有 A、B 和 C」「沒有醜的女人,只有懶的女人」乜乜物物,基本上都是這個套路,說中了就會分享,說不中也要分享覺得自己很獨特,於是很容易所謂 Viral。

而更進一步,本來偶爾一句半句精景的,確實可以引起不錯的討論,至少有個切入點,而不是甚麼都「見仁見智」的無聊結論。所以曾幾何時「上帝已死」或是「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就是人為什麼不自殺」,都是很有哲學思辯,很有衝擊力的誇大其詞或以偏蓋全(因為是僻義)。可怕的是,這個世上太多自稱所謂小編,將同一條方程式每天套用在各種無聊瑣碎的事情上,例如「上班時唯一的煩惱,就是午餐該吃甚麼」之類,泛濫成災,那結局當然就是反彈回來的各種留言。

用簡單的講法就是,各大 FB 頁及管理人,用最錯漏百出但又最有效的口號來吸引關注,然後理所當然會被人找到論述中的誤點、矛盾、漏洞,於是習慣留言打臉,慢慢形成一個循環,專頁負責出廢文,留言負責製造神回覆,成為了今日 FB 上的娛樂主旋律,還衝起了瀏覽量與互動量。

至於那些認真思考、小心用字、邏輯慎密的長篇短句呢?抱歉,沒有 Noise 的話其實也就是個 Nobody,根本沒有人知道你說過話。所以新聞真的在變質,不是提供事實陳述讓你討論,而是不斷找吸引人討論的東西,野蠻地切入讓你開心討論,為甚麼假新聞網站瀏覽量更高?為甚麼越來越多 FB 頁出腦殘文?答案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