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中,互聯網還未流行,中文報紙的國際版是吸收海外新知的主要媒介,《明報》作為當年的知識份子大報,國際版在梁享南先生和姜國元先生的領導下,開創了雜誌式的新聞編輯方法。每日國際要聞專揀一單做大,有背景有分析,務求深入淺出,擺脫了過往在一頁裏報很多單新聞,不過全部蜻蜓點水的做法。這一改,帶領了全港報紙一起改,至今已經二十年。
要聞和趣聞版外,尚有國際焦點版(又稱「電三」)一整版任由編輯發揮,經常會有五、六千字的大塊頭文章翻譯。吾妻當年剛進《明報》,得到姜生栽培做「電三」,姜生通曉日語,在他的鼓勵下,吾妻也學起日語來,更硬着頭皮節譯了村上春樹剛出版的《地下鐵事件》。那時的國際版,有種學習的傻勁,同事們工餘時不單學外語,更會搞讀書組。這種動力背後是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感:報紙的國際新聞是讀者通向世界的媒介,一個好的國際新聞從業員就是要邊做邊學,才對得起讀者的信任。
我九九年進《明報》時,梁生和姜生已轉到港聞版,幾年後,《星期日明報》創刊,旋即成為本地思潮的集中地,令《明報》的影響力進一步發展。當時我就感覺到,千禧年代的《星期日明報》與九○年代的《明報》國際版一脈相承,代表着報社裏進步的聲音,同時也體會到好編輯「滴水穿石」的韌力和影響力:既要日復一日跟進每天出街的新聞,亦要花心思不斷帶動編輯模式改變,還要自己每星期寫文章,而這一切都是在不明的政治壓力下堅持完成的。
姜生的新聞工作說明了何謂擔當,在商業媒體能容許的範圍內已經做盡了。他被撤職,在目前政經權力合謀的劣勢下,遲早發生。除了寄望仍然留守崗位的新聞從業員繼續堅持,我想我們同時要把握住市民對商業媒體失去編輯獨立的疑慮,看看如何去建立新一代有競爭力的「公民媒體」,為香港社會保住講真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