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主場到鉛筆

從主場到鉛筆

(圖:蘋果日報)

自從蘋果報導「Best Pencil」被註冊,蔡東豪回歸新媒體是指日可待。

主場因恐懼而倒閉是2014年的(網上)大事,有哀悼,有不滿,有剖析,有延續,對一個成立不足兩年的新媒體來說,算是很驚人的成就(幾十人同時share「我恐懼我誤判我愧疚」)。幾個月之後,香港大氣候不同了,鉛筆克服了恐懼而成立能否成為2015年大事,仍是未知之數。

新媒體依賴網民擁戴。消息一出,仔細查看 Facebook 的反應,未必有代表性,但也算是看出最即時的反應,大約分為三大陣營:一班是主場的死忠,對於鉛筆將臨,超興奮超期待,甚至字裡行間,對蔡東豪流露了一種敬意;一班是非主場的人士,對蔡東豪的忽然離開,又忽然回來感到不滿,冷嘲熱諷。最後一班,或者是最大批的,是沒有反應的一群。

主場以另一個方式回來,在宏觀來說,未嘗不是好事。主場的定位,對正一班自認很香港很中產很有品味的人士。離場幾個月,其他媒體有明顯的增長,但地位暫時仍未完全被其他新媒體取代。可以預見,鉛筆登場,還是有一定市場,主場的舊讀者絕對有歸位的可能。雖然雨傘運動暫告一段落,但社會愈見荒謬,多一個似樣的新媒體,對於消息的流動,還是有一定作用。

話雖如此,主場的倒閉的陰霾,其實至今未過。一個人有了一次恐懼,自然會有第二次,何以當時有,現在又沒有?主場上次如何一刻之間,銷聲匿跡,大家有目共睹。當時當刻,自然被事情訝異,但經過一段時間,這種太過乾淨俐落的做法,肯定會惹來某部分人的反感。

當然,不介意的人還是佔大多數,願意給予他(們)多一次機會,這是沒有任何成本的。但是,經過主場的倒閉,大家應該借古鑑今,做最好的預備 -- 寫了的文章好看的文章要自行留底,也不要完全依賴單一媒體等,以免他日同類事情發生,不致於當日的慌忙。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