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無限Loop】傳媒寒冬,廿幾年前已試過

【歷史無限Loop】傳媒寒冬,廿幾年前已試過

近年網媒即時新聞興起和讀者多在 Facebook等社交媒體吸收資訊令報紙廣告收益大幅下跌,多間機構裁員減薪,而壹傳媒早前更推承包制外判,傳媒寒冬的憂聲又再四起。

正所謂歷史無限loop,各個行業都有興衰,報業也不例外。對上一次香港報業大動盪,可算是1995至1997年的連場減價戰。

1995年6月,以突出版面設計,內容編採走西方小報路線的《蘋果日報》面世,闖入當時己經競爭激烈的大眾化綜合性報紙市場。該報一創刊便用印花優惠變相把報紙售價壓至二元,在其他報紙劃一收費五元的情況下,迅速於兩、三個月內把日銷量推上三十萬份,佔據市場。

當時,與《蘋果日報》競逐同一讀者群的報紙如《東方日報》、《成報》、《新報》和《天天日報》等並沒立即跟隨減價,而是以抽獎贈車,贈屋和贈品等方式應戰,但無法扭轉讀者流失。

面對來勢洶洶的挑戰,當時香港銷量第一的《東方日報》終於1995年12月以該報邁向28週年回饋讀者為名,將售價減至二元。此舉隨即觸發其他報紙加入減價行動,而《天天日報》更於每早十時加版,為讀者提供凌晨二時至早上七時的最新新聞。

受減價戰爆發影響,香港報業曾於1995年12月中一周內有四報三刊結業,當中包括《快報》、《華僑日報》 、 《聯合報》和《清新週刊》,而其他長期虧蝕的如《新晚報》、《星島晚報》及Eastern Express也於之後兩年相繼消失。

其實,香港報業過去也經歷過其他寒冬,例如二戰前,香港共有46份報紙,淪陷期間,只剩下被合併後的6份, 新聞內容亦變得千篇一律,但戰後5年,香港報章已增加至85份。

當然,上述回歸前的香港報業減價戰是一個汰弱留強的過程,相比下,今天新聞資訊消費生態徹底改變,業界面對的衝擊也是截然不同。

可是,能揭社會黑幕,有血有汗琢回來的高質素新聞永遠都會有市場,有價值的新聞就會有價,最終也能戰勝 click rate。

原文在AM730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