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媒體生產公信力的方程式(例一)

十一月八日至九日,多篇報紙頭條都以「高票」形容陳馮富珍當選世衛總幹事,包括明報新聞網都市日報AM730。我這個星期都沒有跟報紙,但印象中以「高票」作為顯眼標題的做法,好像是整個地鐵都是這樣,走過書報攤的都幾乎以為是為陳馮富珍而造勢。最有趣的是都市日報最近還吹噓自己是公信力最高的香港免費日報,至於明報便不必多言了。

首先要弄清事實,我們要了解世衛總幹事是如何選出來。首先投票者是執委國,這是所謂國際民主下的建構。第二是投票制度是多輪投票過半勝出方法,換句話說,當選者必然就是得到半數得票者,不及半數得票不可能當選。選舉的優勢多大,計算的是首先投票次數,其次才是得票數。在無人得票過半的情況下,每一輪投票都淘汰最少票一人(另有程序處理同票數情況,不贅),因此,四輪投票便應當有四名候選人落選,剩下的唯一參賽者就當然是當選了,這樣的數學對各報紙的編輯應該並不深奧。以「高票」形容只能在第四輪後才當選的陳馮富珍,是明顯的誤導,畫蛇添足。

然而,在兒嬉的國際民主之下,選舉大勝還是小勝,還是完全得不到支持,都是無關重要的事。反對陳太當選的人,也不必拿著「只能在第四輪後才當選」才作話題,這樣只不過是精神勝利法。

頭條標題是(眾)編輯的想法。「高票」的背後的語境,就是「陳太得到國際擁護」,甚至是「中國受到國際擁護」,而且編輯認為這些文宣重要。滿足作為香港人或中國人讀者的心靈需要,並將感情與事實混淆得難以分辨,正是生產公信力的不二之法門。

其他伸延閱讀(管軼事件):
港台簡訊 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