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篇書評實在有點諷刺﹐書名是《如何談論你還沒讀過的書》﹐梁文道稱之為書皮學。他更真人示範書皮學的絕技﹐寫了兩篇文章[1][2]評論這本書﹐儘管他連一頁紙也未曾翻開過。說在前頭以免被生誤會﹐我可是老老實實從頭到尾把這本書看完。這本二百多頁的小書很容易讀﹐作者雖然是文學教授﹐但文筆絕不沉悶。不過讀者不要太認真看待書中的內容﹐把這本書當成幽默小品輕輕鬆鬆地讀就對了。
這本書不是實用性書藉﹐讀者不要期望看完這本書後﹐就可以成為書皮學大師﹐不用再看其他書也可以滔滔偉論。書名其實有點誤導性﹐作者不過是藉此機會﹐把那些偽讀書的書皮學者諷刺一番。書中每章也從不同的文學作品拿取例子作反面教材。小說總朝著作者的理想方向發展﹐不會有例子引喻失義的問題。在現實中大慨很難如此蒙混過關﹐怕要被人拆穿根本沒有讀書的西洋鏡。作者標榜書皮學技巧了得﹐書中引用其他書的時候﹐在註腳會標明自己有沒有讀過原著。沒錯他有提及很多沒有看過的書藉﹐不過他貼來例子加以演譯的書﹐他全部都曾以速讀方式看過。不知這算不算作者自打嘴巴﹐在講書皮學的書中﹐竟然沒有用自己提倡的絕技。
雖然例子是憑空杜撰出來﹐但也一定程度反映現實的狀況。或許這本書根本不是說書皮學﹐而是說書與知識之間的關係﹐書與讀者之間的關係﹐不同讀者討論同一本書的關係。一本書並不只是一本書﹐還是組成在知識系統的一環。讀者只能通過自身經驗去閱讀﹐看完書後把書中的知讓內化﹐成為他腦海中對那本書的印象。兩個人看畢同一本書﹐但他們受制於自身經驗所限﹐他們會對該書有不同的印象。當他們在討論這本書時﹐其實他們不是在討論同一本書﹐而是討論各人腦海內兩本截然不同的書。
當明白書與讀者關係這點﹐便可以一理通百理明﹐理解書皮學的真義。只要擁有腦內擁有龐大知識庫﹐就算沒有看過一本書﹐也可以從其他線索﹐如書名目錄﹐別人的書評﹐甚至正在對話的內容﹐把那本書的內容推理重組出來。打個比喻說﹐相信任何一個香港師奶﹐也可以從無記劇集的既定公式﹐上集預告和下集重溫片段﹐電視雜誌的故事大網﹐重組任何一集電視劇的內容。
作者認為一般人對自己沒有看過某應該要看本書會應到羞恥﹐他主將讀者要解放自己的心結擁抱書皮學。沒有看過一本書﹐不等於不可以談論它。評論一本書除了關於那本書外﹐更重要是關於評論的那個人。書皮學讓評論者發揮創意﹐讓他構建自己的身份角色﹐為一本書注入第二個生命。書皮學已經從被動地討論一本書﹐昇華至主動地再創作一本書的層次。那本書的內容變次要﹐更重要的是那個評論可以為評論者達到什麼目的。
在外國學術界中﹐充大頭認讀過某本經典巨著﹐或許是身份面子攸關的大事。在八卦雜誌當道﹐市民看見文字便走人﹐寧可打機聽過也不願看書的香港。大慨沒冒充讀過某書的需要﹐反正不會有人理會你讀過還是未讀過﹐一本他們未聽過﹐亦沒有興趣知道的書。不過書皮學並不限於應用在讀書上﹐也可以應用在聽歌看戲﹐流行文化﹐政治評論任何一個領域。也許書皮學的本質﹐不正是吹水的學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