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商業活動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表徵。而在國際性的商業活動中,英語是主要的溝通語言,可說是不同國籍人士的共識。挾着全球化大潮和商界中的超然地位,英語優勢並不因冒起中的中國而稍緩。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商學院不少課程都是全英語授課和討論,強調學生國際化的研究院課程自不用說,就是本科生課程,能熟練掌握英語也是不少院校提供的重點訓練項目。
有賴文化多元衝擊
對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而言,國際化一直是努力的目標。院長陳家強指出,學院一直專注地以國際化為目標,這種定位一向清晰,並且各方面都致力配合。但在他看來,英語教學雖然重要,卻並非大學是否國際化的首要標準:「國際化的大學教育有賴文化多元的衝擊,這是每個地方都需要的,就是歐美的大學,也要考慮怎樣做到國際化。香港人有國際觀,新聞觸覺很強,但文化有其單一性和本土性,很容易在生活上、社交圈子中重返自己的角落,只是需要時才出去走一走,平時思考的角度和觀念也並不『國際化』,當然,這也是很多地方都有的現象。」 陳家強認為,國際化的大學教育成果,體現於學生能在思考時,習慣以不同文化的角度作切入點,理解別的文化的看法,知道別人的歷史、政制、商業環境。這亦有助學生,以至香港人在多元化的環境中工作暢順、表現出色。
他又坦言,單一化的香港生活環境和趣味,使學院在創立初期已發現取錄的學生和學院的定位不同,因此他們展開交換生計劃,讓學生在外地生活、學習一個學期,擁有更多國際經驗。目前在七百人的本科生中,約有三百人受惠。
至於如何營造多元文化環境,陳家強認為老師的背景很重要。他指出科大有一半教員都來自大中華區以外,還打趣道:「說起來,我才是少數呢!」他認為,大學國際化需要有其文化基礎,需要成為全校的共同信念,院校的領導層和教師有心貫徹這種理念,便能體現於教學和學生的生活配套中。
陳家強又補充:「語言是很重要的工具,但真正重要的是文化觀念。這是很難教的,需要通過生活、團隊合作潛移默化,校園裏有不同國籍的人是其中一個好方法。」他指出,科大商學院三年級的本科課程中,部分課程有一半是外國同學,討論氣氛和效果很不錯,例如外地同學一般較勇於發表意見,能推動本地同學作積極的回應。
英語教學仍是主流
為了保持國際化環境,陳家強一直很小心控制內地學生的比例,在研究院的課程尤其如此:「國際化不是內地化,內地是我們重要的市場和合作夥伴,但內地學生來港,也不希望只見到自己的同胞。」不過,儘管科大商學院在推行國際化方面,能夠配合全球化和商業環境的大氣候,陳家強仍然慨嘆香港對海外學生的吸引力尚未算很強:「我們很積極找海外的本科生,目前認為東南亞的成功機會大些。除了MBA不論,香港的學費仍較一些地區昂貴,國際環境的配套亦不夠完善。」他期望政府能制訂整體政策,稍為協助有國際性環境、土地供應足夠的大學建設更多海外學生需要的設建。
不少人認為普通話的優勢愈來愈大,陳家強也同意:「交換生並不有意特別學習普通話,但在內地找工作的海外畢業生的確愈來愈多,長遠而言,科大商學院的確有需要提供普通話的教學條件。」
陳家強猜想,將來有可能要求不懂普通話的學生修讀有關課程,以便畢業後找工作:「這也不是很新鮮的事,在歐洲國家,雙語要求很普遍。」但他認為,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的教學語言,很難被取代:「如果要做針對外國人的普通話教學,香港的條件比內地大學遜色。但目前在內地大學,比較能學到中國事務,但國際商學院的環境,仍然是香港能夠提供的優勢,所以英語教學仍是主流。沒有一種教學語言比英語更普遍,但附加多一種是可以的。」
站在商業教育的立場,英語教學不待招收海外學生才變得重要。但在人文學科,國際化重要嗎?如果重要,應如何在教學、交流、研究各方面落實?這和國族化的學術使命有沒有矛盾?下周探討。
李婉薇
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