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地球男孩的世界:拉丁美洲的性別、政治與社會

地球男孩的世界:拉丁美洲的性別、政治與社會

2006年3月11日,數百位領袖與各界人士齊聚智利,參加新任總統帕切列特(Michelle Bachelet)的就職典禮,然而全球多數媒體所關注的焦點,卻是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與美國國務卿萊絲(Condoleezza Rice)可能碰面,因為過去數周以來,兩人已多次言辭交鋒,但萊斯仍未能成功說服其他拉丁美洲領袖共同組成「反查維茲陣線」。

但這天的主角當然不是查維茲或萊斯,而是美洲女性出頭的一天,智利首位女性總統就任,也是除了西班牙和瑞典之外,全球第三個男女閣員各半的內閣。帕切列特 也於全球婦女日(3月8日)向世界宣告,智利將創全球先例,讓高階公務員與政府官員都能達到男女各半。智利媒體似乎並未特別報導經濟與國防部長由女性出任 的消息,因為在今日的拉丁美洲國家,這種情況已是司空見慣。

阿根廷總統庫奇納(Néstor Kirchner)於去年12月任命加雷(Nilda Garré)擔任國防部長,以及米榭里(Felisa Miceli)主掌財政部,兩位都是女性,另外過去四年以來,包括哥倫比亞、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等國都由女性領導國防部。秘魯預定於4月9日舉行總統大 選,目前女性候選人佛蘿雷斯(Lourdes Flores)在民調中也穩定領先;阿根廷的參議員兼第一夫人克莉汀娜.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ández)在政壇上也非常活躍,外界也認為她將會在先生之後成為下一任總統。

根據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的資料顯示,1995年至2005年間,拉丁美洲的女性閣員人數較之前十年成長一倍以上,2002年時,46%的哥倫比亞內閣閣員為女性。玻利 維亞的新總統莫拉列斯(Evo Morales)最近也登上了國際媒體頭條,因為他表示將邀請原住民女性進入政府任職,不過外界卻未注意到,這是智利多年以來,女性閣員人數首度達 25%,包括穆紐斯(Alicia Muñoz)成為內政部長,以及由長期擔任勞工工會會長的原住民羅里賈茲(Casimira Rodríquez)主掌司法部。

女性國會議員的比例也不斷緩步上昇,2000年的祕魯國會大選後,女性議員的比重由11%增為22%,女性也在2002年的阿根廷選舉中奪下三分之一的國會席次;就拉丁美洲整體情況看來,女性在國會中的人數比例已由1997年的9.36%成長為2005年的15.9%。

拉美選民在投票時,並不會特別注意候選人的性別,民調專家拉戈斯(Marta Lagos)指出:「多數拉美民眾不認為性別歧視在社會中很嚴重,反而是貧富差距、教育程度、種族差異比較容易形成歧視。」拉戈斯認為,帕切列特等人能夠 成功,原因在於她們堅決反對任何偏見,他指出:「帕切列特為所有受歧視者代言,不只是女性,還有感覺被孤立的廣大群眾。」當筆者問及,為何有這麼多拉美國 家都選擇由女性擔任國防部長,拉戈斯回答:「因為政治人物在利用軍方傳達一項重要的訊息,亦即過去受歧視的多數人口,現在當家做主了。」

女性拉美史研究中心主任碧翠絲(Sara Beatriz Guardia)認為,女性政治人物近來的成就,反映出社會人心普遍思變的欲望,她表示:「許多人都已受夠男性操弄政治的態度,過去幾十年來,男性主導的 政治滿是貪腐情事,因此很多人會說:『不如我們讓女性試試吧!』」

桑柏(Kristen Sample)是國際IDEA派駐在安地斯山脈地區,負責女性政治參與計劃的人員,她認為性別平等法確實幫助了許多女性政治人物,桑柏指出:「九零年代 時,很多國家都規定了女性參選保障名額,共有十個拉美國家都立法保障了女性候選人在國會選舉內的比例。」桑柏進一步以阿根廷與秘魯為例,在修法之後,兩國 的女性國會議員比例都大幅提高,不過在巴西和巴拉圭,立法效果則沒有這麼顯著。

在上述趨勢之中,外界認為拉美民主體制愈來愈順應人民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開放,拉戈斯便很不滿意西方媒體報導的角度,他認為:「這些媒體把拉美政壇局勢 簡化為左派掌權或女性掌權,其實最重要的是多數民主人士掌權。」但也有一些人不若拉戈斯這麼樂觀,因為在女性邁入政治的過程中,男性依然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無論是阿根廷前總統曼寧(Carlos Menem)或秘魯前總統藤森(Alberto Fujimori),都是當地女性參選保障名額的重要推手,但他們兩人皆非民主典範。

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的男性總統則會選擇任用女性閣員,若是智利前總統拉哥斯(Ricardo Lagos)先前未指派帕切列特出任國防部長,她今日便不太可能登上總統寶座。不過這些總統之所以讓女性擔任部會首長,通常只是為了獲得女性選票,選民或 許不會因為性別而投票給女性候選人,但如果男性政治人物表現出性別歧視的態度,就一定會遭到選民的懲罰,有些人也認為這就是民主運作的範例。

然而哥倫比亞的政治學家威爾斯(Maria Emma Wills)則提醒筆者,不要被單純的數字遊戲所騙,她指出:「人們時常認為女性政治人物比男性清廉,因此這些以男性主導的政黨,便在候選人名單胡亂填上 女性的名字,但這只是一種政治行銷的手段,與男女平等的態度無關。」儘管女性勝選或進入政府內工作,並不表示政局就將會有巨大的轉變,威爾斯表示:「無論 是女性、原住民或其他有色人種,讓這些弱勢團體參與代議政治,並不會自動使菁英階級變得更民主,也絕不代表政府的政策會更具包容性或公平性。」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哲學教授瑪菲亞(Diana Maffía)也認為:「許多女性希望爭取權利,但她們卻不想與其他人分享權力,這些人並不為女性發聲,也不想以女性議員自居,阿根廷參議員兼第一夫人克 莉汀娜即是一例,她不希望只做第一夫人,而要擁有真正的權力。」不過玻利維亞的女議員帕茲(Rosario Paz)則樂觀許多,當筆者詢問她,是否認為新總統所任命的四位女性部長會強調女性議題時,帕茲回答:「當然,女性政治人物更可能關心女性議題,玻利維亞 的歷史告訴我們,通常都是由女性政治人物來推動有關女性的法案,當女性獲得更多政治權力,就是民主化的明證,也會更加推廣女性議題。」

秘魯的桑柏則認為,佛蘿雷斯參選總統所帶動的效應好壞參半,桑柏說:「隨著佛蘿雷斯在民調中領先,許多政黨都開始將女性加入候選人名單中,或是更加關心女 性議題,至少有一位主要總統候選人便已承諾,若是當選,內閣閣員將會男女各半。」但桑柏並不認為女性政治人物人數上昇,就代表女性在政治上的份量增加,不 過桑柏也承認,「增加女性在政壇上的人數仍是必要的第一步」。

筆者也向拉戈斯詢問,內閣中女性人數增加是否反映拉美社會已改變對女性的態度,拉戈斯回答:「政治變化的速度總超越社會,要讓社會出現根本的改變,必須要 好幾十年的時間,讓女性政治人物增加只是向前跨了一步,這是一個改變的象徵,但我認為社會改變的速度會比想像中緩慢許多。」

在今日的拉丁金融界或商界高層,仍很少見到女性的身影,許多職業婦女都面臨工時過長與社會歧視的問題,女性若未遵循傳統價值,便會遭到天主教社會的批判, 智利或許已擁有女性總統,但當地的家暴案例也是全球最高。瓦賈斯(Angelica Vargas)今年18歲,她居住智利較貧困的社區,但是希望能去學習會計,筆者問問她對於新總統的看法,她說:「我喜歡帕切列特,也認為女性能當選智利 總統很好,我覺得既然全國有一半都是女性,就不應該什麼事情都讓男性來決定。」

筆者又問她,女性當選總統之後,會改變男性對待女性的態度嗎?瓦賈斯沮喪地說:「一點都沒變,就算帕切列特當選總統,我們生活周遭的男人依然歧視女性,而且他們以後也不會變」,她沉默了一會兒,「如果要改變,可能要等到哪天女教宗出現吧。」

ORIGINALLY FROM…
"Latin America: Woman's Hour" by Justin Vogler
http://www.opendemocracy.net/democracy-protest/womens_hour_3364.jsp

譯寫:地球男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