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低碳亞洲行政總裁
上周五(4月22日)是達成《巴黎協議》後的首個地球日,無論從紐約到香港,都有令人震奮的消息。
在聯合國紐約總部,秘書長潘基文見證了全球175個國家領袖,共同簽署對抗氣候變化的《巴黎協議》,成為歷來最多國家在單日簽署的國際協議:「今天你們跟未來人類簽署了協定,因為這份協議遠超於一份承諾,而是代表這一代人和子孫後代起而行動的決心。控制全球暖化不超過攝氏兩度甚至1.5度的窗口正在急速關閉,我期待公民社會和全球年輕人向他們的政府問責,一定要滿足今天許下的諾言。」
這邊廂,環境局長黃錦星和副局長陸恭蕙代表政府出席了香港公開大學、低碳亞洲和香港地球之友合辦的「從巴黎協議到後碳城市」高峰會。當天有逾300名政商及民間團體代表出席,他們一同簽署了《2016地球日香港約章》,誓言「我們將採取實質步驟,無論是以個人或合作方式,減低温室氣體的排放至安全水平,並為抵禦已經發生的氣候變化建立適應力。為促使社會過渡至低排放及具氣候韌力的經濟體系,我們支持所有能將香港變成碳中和城市的新方案,包括政府為加入「碳中和城市聯盟」而採取的適切行動。」
這是清晰有力的訊息:香港非加速過渡至零碳城市不可,而商界與民間已準備就緒,關鍵在於政府須負起領導責任,才能事半功倍。雖然黃錦星未有當場承諾「零碳城市」目標,但他表示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任主席的跨部門委員會已開始工作,將於今年中有新動作,而陸恭蕙亦當眾表示政府不會在責任面前退縮。
不少人對政府承諾深抱懷疑,這是全球現象,香港更甚;但國際潮流浩浩蕩蕩,難道香港甘願抱殘守缺?
天翻地覆 經濟轉型
2014年6月,全球17個城市的領袖齊集哥本哈根,宣佈成立「碳中和城市聯盟」,以2050年減低碳排放至少80%為目標。這些城市包括倫敦、紐約、雪梨、溫哥華等國際都會,但亞洲區只有日本橫濱。事實上,這套目標能否實現,誰也沒有十足把握,因為很多必要的科技還未研究成功,而面對這場天翻地覆的經濟轉型,各地城市的企業和市民是否願意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也是未知之數。這些城市領袖依然勇往直前,因為要不孤注一擲,便得坐以待斃。
與此同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委託全球30家科研機構共同進行《深度減碳路徑》研究,當中包括一份由中國國家發改委科研機構和清華大學合作撰寫的《中國深度減碳路徑》報告。這份報告十分重要,因為它是中國向聯合國提交「自主減排承諾」的科學基礎。報告指出中國尚有1.8億貧窮人口日均收入低於兩美元,而中國的發展目標是從201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5千美元增至2050年時3萬美元,接近香港今天的3.4萬美元,同期城鎮人口佔整體人口比例則從5成增至7成半。
隨著中國人均產值在這40年內增長6倍,電力消耗預計增長3倍,初級能源消耗亦會增長76%。但就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形勢下,碳排放量絕對值要在同期減36%,每一度發電產生的碳排放量要減91%。從這些數字一加一減的強烈對比,可見任務非常艱巨。
零碳目標 激發創新
談論零碳未來的時候,先要弄清兩個概念:零碳一般是「淨零碳」的簡稱,亦即「碳中和」。例如,繼哥斯達尼加、不丹、挪威和馬爾代夫之後,瑞典是最新宣佈訂立「碳中和」目標的國家,目標是2045年減碳85%,其餘15%將通過投資國際項目,包括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益項目,以「碳信貸」的方式抵銷,屆時瑞典可以聲稱是「淨零碳」或簡稱「零碳國家」。
同樣道理,香港要成為零碳城市,務求在2050年減碳80%,亦即從今天的年排放量4300萬噸減至900噸左右,然後向其他國家購買900噸「碳信貸」抵銷,例如在四川支持植林項目,或在印度支持太陽能發電等等,都可以在更有效率抵銷碳排放之餘,兼獲扶貧或加強生態功能的正面效益。這是設計碳抵銷機制或推動碳信貸貿易的本意,但整套程序必須嚴格遵從國際認證標準,才可達致多贏之局。
只要香港下定決心加入「碳中和城市聯盟」,官商民各界有清晰目標,便可以各自出力制訂行動計劃,更可以與其他17個城市互相取經,尋求創新方案。
節錄自《地球日激發新動力 零碳香港大勢所趨》,原文刊於《信報》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