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那一個靜止的年代—《三峽好人》

昨天晚上,我看了《三峽好人》。片是好片,怪不得可以得獎,第一個印象是真的是勝過所謂大熱《放逐》。片中的細節做得很細膩,一個手機鈴聲、一把風扇、一支舞、一個古怪男孩所唱的情歌,以至那些甚少出現在文藝片中的超現實影象,都緊扣著主題。那是一個時代,中國正在處於一個超高速轉變、超現實,人性時刻受到挑戰的年代。老百性的存在是充滿無力感的,到處是騙徒奪去你的錢,到處是拆遷奪去你的家,到處都是無良的資本家/幹部奪去你的肢體及工作尊嚴。縱然如此,老百性還是努力生存著。片中一男一女,男的為了見一見十六年前買來但又被公安救走了的「前妻」及女兒,從山西來到奉節:而女的則為了與因三崍工程發了達卻不顧她的丈夫提出離婚,而到奉節尋找失了聯絡的丈夫。一個在追尋,一個在割捨,但背後同樣是對新生活的期許,努力在有限的範圍內塑造自己理想的生活。我們都無法知道兩人結果是否真的找到自己的新生活,還是會以另一個悲劇終結,男的為了贖回前妻去煤礦打工作會有復返的一日嗎?女的情郎被丈夫尋仇,會否遇害呢?不過答案並不重要,正如完場的一幕中,兩個拆遷樓房中間有一個人在走鋼索,那都是我們和中國的反映,正在孓然一身地、默默地、一步一驚心地從一個已知的廢墟走向一個未知的廢墟。

賈樟柯說:「2001至2004年是三峽最熱鬧的幾年,各處都充滿了媒體,都在拍移民的情況,但到2005年了,那兒再回歸了沉默。」就是在那個沉默時代,賈梓柯在拍攝記錄片《東》的中途構思了拍攝一個以三峽做背景的劇情片。為甚麼在中途想到要拍攝另一齣劇情片呢?他說是因為他被民工所吸引,很想探討他們最私密的內心世界。在映後的分享會,賈樟柯與觀眾分享他是片裏片外的故事,是一個甚為精彩的分享會。《三峽好人》是以高清數碼錄象拍攝的,美術上的可觀性可能不及35mm菲林,但他說就是因為數碼錄象對燈光的要求不高,演員可以是在一個較自然的情況下發揮,效果出奇地好,與邊拍邊寫劇本的做法特別配合。這片更是第一齣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奪得金獅獎的數碼錄象電影。

在不同的部份,我們都可以看到賈是很重視與演員的交流及互相推展劇情的發展,甚至修改自己原有的設計。趙濤(飾演女主角沈紅)就曾提意見,以在電風扇前吹涼來表達分手前的悶鬱代替原來輾轉反側的設計,效果很不錯,亦很有美感。而韓三明(飾演男主角韓三明)亦曾提議省略了角色交待16年才回來找前妻的原因,他說:「說了出來,就『小』了」。的確,我很同意這安排,十六年的歲月,甚麼樣的經歷都有可能發生,將那段留白,觀眾的空間反而更大,說得太明白就落俗套了。更有趣的是,原來韓三明在戲裏戲外都是煤礦工人,更是賈的表弟。這個拍攝的過程,並不單純是拍攝,而且更是兩表兄弟重修因為經歷差異而生疏了的手足情,讓賈重新認識這個表弟。現在,韓終於在賈的力勸下放棄了煤礦的工作,到賈的辦公室「做飯」。

我之前並沒有看過賈的電影,櫃中的《小武》和《站台》尚未開封。但有些觀眾提到賈以前電影較為無奈及消極,但這片本明顯積極,主人公都帶著方向及目標生活下去,不同的部份都有些較幽默的小節。賈立即表視這是他一個故意的安排,因為意識到自己過往電影中有些部份需要改善,從而作出這個改變。而可貴的是,那些安排,並不見得造作,笑料不但笑中有淚,細節亦在表達時代性或主人公心情上擔當了角色,並不是無謂、譁眾之舉。

映後分享會中,能夠了解到影片外的故事,影片中不同小節背後的故事,真的令我感到滿足。

轉載自http://hk.myblog.yahoo.com/hi-suz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