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八月底訪問北京,期間宣布取消中方有份投資的東海岸鐵路及輸氣管項目。雖然馬哈蒂爾強調取消項目是避免國債加深,歸咎上任納吉布政府,但外界紛紛認為真正意思是,中國推銷一帶一路倡議觸礁,沿線國家紛紛檢視對華關係,疏遠雙方距離。究竟哪種說法正確?
另外,馬哈蒂爾回國後又宣布禁止外國人購買碧桂園森林城市樓盤單位,但碧桂園、大馬柔佛大臣、以至大馬房屋部長表示事情不是這麼絕對,指當中有誤會,暫未成死指令。究竟誰的話才是真的?
老馬有什麼盤算?「越界華文答問」邀請莊迪澎解釋當前爭議。莊迪澎現為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學院傳播學系資深講師,任職大學前,他是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是異議網媒《獨立新聞在線》(2005~2012)總編輯。
註:於2018年9月12日,1令吉約為1.89港元。
1. 馬來西亞的國債約一萬億令吉,是否嚴重?如何得出此判斷?國家有破產風險嗎?
國債約馬幣一萬億(一兆)元是現任財政部長林冠英在今年5月24日公佈的說法,其中包括聯邦政府債務6,868億(50.8%)、政府擔保債務1,991億(14.6%)及「公私合夥項目」債務2,014億(14.9%),但有資深財經評論人指出,國際計算債務時,並不會將後兩項計入。換言之,國債並沒達一萬億之多。至於破產風險,馬來西亞財經界人士已否定此可能性。
2. 首相說削減國債是停止與中國合作的東海岸鐵路及兩項輸氣管項目的原因,有沒有理由?若否,根本原因是甚麼?
這兩個項目的成本龐大,停建是有可能削減國債(或至少不讓國債大量劇增),但真正動機可能不是這個。馬哈蒂爾未必是真的要取消,而是以恫言取消來爭取重新談判的可能性。事實上,根據馬來西亞媒體的報道,馬哈蒂爾發表這些言論之前,內閣並沒有討論取消這些項目之事宜。至於重新談判關乎什麼事,事關政府機密,外界無法知曉,但是除了兩個之間的合約條件之外,恐怕也關係到國內政經權貴的利益重新分配――尤其是馬哈蒂爾訪華之前,先派遣他在第一次首相和黨主席任內的「大掌櫃」、目前並非內閣成員也不是外交部要員的達因(Daim Zainuddin)前往中國會談,更是惹人猜疑。
3. 首相澄清上述基建是當刻取消(cancelled at the moment),直至價格合理,沒有根本取消。日後重新上馬的機會大嗎?
由於馬哈蒂爾未必是真的想要取消這些基建項目,所以日後重新上面的機會很大,最好的例子就是吉隆坡-新加坡高鐵(隆新高鐵),馬哈蒂爾也曾喊停,可是9月5日馬新兩國簽署協定,展延兩年,定於最遲2020年5月31日重新啟動。誠如我在上一題所說,這牽涉到政經權貴的利益分配,馬哈蒂爾大概是要以時間換空間,所以鬧一鬧,把事情拖延一下,以利他部署和洗牌。
4. 大馬民眾有何反應?支持及反對者有何理據?
馬來西亞政府資訊不公開,這類基建項目的一切內情,民眾知之甚少,最多也只能從媒體獲知官方釋出的資料。所以,民眾不論支持或反對,談不上是耳聰目明(informed)的見解,以情緒和黨派喜惡為主,談不上有理性的理據。
5. 坊間討論焦點於東海岸鐵路及輸氣管計劃暫停,但兩國仍然達成其他協議,例如北京增加入口棕櫚油及大馬產品,達成大馬於中國設廠生產 proton 汽車的意向,又邀請阿里巴巴在大馬投資創新科技等。怎樣整體評價兩國領導人會面的成效?
從馬哈蒂爾訪華結束時帶有情緒地宣佈取消東海岸鐵路及輸氣管計劃,以及在回國後說要拆除被譽為「萬里長城」的「馬來西亞中國關丹工業園」外牆,可見他訪華的成果不如預期,得不到他要的東西。
柔佛州務大臣說,外國人購買房產不代表就將成為公民,這話說得沒錯,因為馬來西亞有十分嚴格的移民政策,尤其是非馬來人和非穆斯林外國人,並不容易入籍。馬哈蒂爾說森林城市禁止外國人購買,此說法是他一貫的營造「仇外」情緒,進而激化馬來民族主義情緒的手段,試圖藉此來合理化他反對森林城市的立場。激化馬來民族主義情緒,也有利於他的政黨(土著團結黨)和巫統的競爭。
森林城市計劃牽涉柔佛州皇室利益,馬哈蒂爾和皇室關係不好是眾所周知,他對森林城市計劃指指點點,其實也關乎政經權貴和皇室之間的利益爭奪。
房屋部長的澄清,再次印證馬哈蒂爾的言論是個人獨斷作風的展現,此事並未在內閣討論和議決。
6. 在首相發言之前,外地人能否透過買樓成為公民?經常聽到的「第二家園」計劃,申請資格如何?
馬來西亞有相當嚴格的移民政策,在正常情況下,外國人不可能透過買樓成為公民,尤其是中港台的華人,這當中關乎馬來西亞國內的種族政治因素。中港台女性即便是嫁給馬來西亞人,要取得永久居留權也並不容易。
至於「第二家園」,本來就是馬來西亞政府制訂的一項計劃,目的是吸引外國資金、促進旅遊和經濟發展。其前身是始於1996年馬來西亞旅遊部的「銀髮族項目」,目的是要吸引退休人士帶著退休金到馬來西亞旅遊和居留。2006年,「銀髮族項目」轉型和易名為「馬來西亞我的第二家園」(Malaysia My Second Home,MM2H)計劃,讓21歲以上符合資格的外籍人士獲得有效期限十年的多次入境社交簽證,在馬來西亞長期居留。
申請者可攜同配偶、年齡21歲以下未婚孩子和60歲以上的父母,但申請時需具備下列財力:
- 年齡低於50歲的申請者必須證明擁有至少馬幣50萬元(約港幣一百萬元)的流動資產,同時證明擁有每月馬幣一萬元(約港幣兩萬元)的境外收入。
- 年齡50歲和以上的申請者必須證明擁有至少馬幣35萬元(約港幣70萬元)的流動資產,同時證明擁有每月馬幣一萬元(約港幣兩萬元)的境外收入。對於退休人士,則必須出示獲得政府認可退休金之證明,數額為每月馬幣一萬元。
- 購買價值至少馬幣一百萬元(約港幣兩百萬元)房地產的全新申請者,申請時將獲准存入數額較低的定期存款。
由於門檻低,加上馬來西亞有六百五十萬華人,飲食和生活方式與中國人相近,所以「第二家園」自推出以來,主要吸引中國人申請,而且中國申請者佔多數的現象,在馬哈蒂爾第一次首相任期的最後兩年已然如此。下列圖表顯示,從2002年至2017年12月,中國人申請第二家園計劃人數達11,386個家庭,佔總人數29.2%。排在第二的是日本,共有4,545個家庭申請,佔11.7%,第三是孟加拉人,共3,944個家庭,佔10.1%。
資料來源:《透視大馬》,2018年9月8日
7. 成功申請者能夠有十年多次來回大馬的簽證。在其他社會、經濟待遇(例如子女教育、福利、投票權等),第二家園成員跟正式公民有何分別?
憑「第二家園」獲得十年簽證的外國人,並無馬來西亞國籍(馬來西亞不允許雙重國籍),不是成為「公民」,不會和馬來西亞公民享有相同的公民權益。所以,他們絕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至於教育、醫療等福利也是比照一般外國人待遇。
8. 大馬人對於森林城市計劃有何反應?又,對於首相、官員及柔佛大臣的訊息不一,背後有何原因?
森林城市計劃是位於馬來西亞最南部柔佛州的豪華住宅區,並非關乎全民切身利益的基建項目,而且不是全國性關注的課題,相對於隆新高鐵和東海岸鐵路項目,馬來西亞民眾對森林城市計劃的反應談不上熱烈。至於首相、官員和柔佛大臣的訊息不一,除了關乎政經權貴之間的利益之外,柔佛州政府可從森林城市這種龐大投資獲得可觀稅收和外匯,甚至其他利益,不認同馬哈蒂爾的說法和立場,並不奇怪。
9. 總的來說,馬哈蒂爾多番扭轉上任納吉布政府的政策,對大馬內部,對馬中關係,對一帶一路倡議,有何啟示?
馬哈蒂爾並不反中,事實上,馬哈蒂爾第一次首相任內(1981~2003)的中國政策以經濟合作為主調,以從中國的崛起與龐大市場中獲益匪淺。馬哈蒂爾在1981年第一次就任首相,1985年便首次訪問中國,後來僅在1990年代就訪問了中國四次,是最頻密訪華的首相。馬哈蒂爾目前扭轉納吉布政府的政策,其中一個原因應是要清除前朝權貴的利益、切斷他們的資源,以及藉中國來操作馬來人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彰顯他的政黨(土著團結黨)更加維護馬來人的利益。這一切部署完成後,馬哈蒂爾會恢復和中國相對正常的關係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