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陸生三年:台灣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第一次來台灣是2013年的春天。結束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習後,我被台灣的研究所錄取,於是再度負箕前來。雖然待在台灣的日子時斷時續,但掐指算來,也有了大致三年。這三年間,無論我面對哪裡來的人、在何種場合發言、是否身在校園的交際圈內,「陸生」都是我用以示人的第一張名片。

局勢變化,但社會關注不變

非常有趣,不管這三年間兩岸關係如何風雲變幻,人們對於「陸生眼中的台灣」這一話題,始终保持著令人驚訝的高關注度。不幸的是,大多數的陸生交換、求學心得文,都可以套入一個單調得不可思議的寫作模板中去:來台灣前來自課本、電視劇的「美好想象」──來台灣時的新奇、尷尬的「多元體驗」──離開台灣之際不捨又幻想破滅、失落而重拾大國驕傲的「終極判斷」。

近期網絡廣為流傳的陳月半《一個大陸人眼中的台灣》一文,就是此類文章的代表之作。它不僅層次不清、概念紊亂,且在客觀平靜的表面下蘊含著強烈的由「自我」(self)出發,來評價「他者」(the other)的偏頗方法。如此一來,作者看到的台灣,變成了一個不斷被重複的自己,只能暴露出國民面對台灣時內心自卑、自大感情交錯的複雜狀況,而無益於造成兩岸民眾的溝通和諒解。

處境複雜,但求學初衷不變

那麼你可能會說,任何形式的敘述都不能免去「自我」的立場,也無法摒棄對「他者」的偏見,怎麼可能描繪一個「客觀公正」的台灣形象呢?對此,我可以這樣解釋:「自我」可以有很多種,你把自己當做前往台灣接受「萬國來朝、四方來儀」的大國使者,或是財大氣粗、揮金如土的購物達人,還是交流學習、體驗生活的普通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的認識視角,收穫不同的台灣印象。

因此正如我開頭所提,我非常重視「陸生」這一「自我」的視角,尤其是它排除激烈的政治性格、脫去狹隘的國家意識,單純前來學習的學生性質。

你可能會用抗日戰爭時「華北已經容不下一張寧靜的書桌」的比喻,來說服我陸生因為遭遇各種不公待遇、歧視政策,以及政黨輪替下大陸台灣兩邊不討好的尷尬處境,已經無法做一個單純的學生了。然而同樣是1940年代,西南聯大的學生們在極端艱困的條件下,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和文藝成就,直到今日仍為人景仰。這又如何解釋呢?

記得2015年民謠歌手李志在台北legacy開唱時曾說:「我們在大陸很紅,已經很久沒有演出觀眾這麼少的場次了。但是我們今天都很用力地想要演好,因為台灣的流行音樂前輩們給我們的教益太大了,我們是來學習和朝拜的,請大家多多指教!」

如此專注于科學、藝術這些純粹領域的態度,不僅促成了一種謙虛友好的交流局面,也利於前來台灣的每一個人形成真正的獨立思考。 同樣,這也應該是一個正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生所應具有的基本立場。以此種立場來面對台灣,才不至于產生情緒化的偏頗見解,看到這座島嶼堆疊冗雜的表象背後的本質。

經濟停滯?兩岸未來的共同挑戰

以經濟來說,大陸人來台灣之後發現物價便宜,生活負擔與北京上海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印證了「昔日輝煌不在,台灣經濟停滯」的說法,順便略帶嘲諷地憂心一下台灣日漸邊緣的形勢。

其中的「昔日輝煌」,不過是對國民黨四大家族帶了大量黃金來台,以及台灣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刻板印象,同時認為台灣比大陸先進許多。殊不知實現台灣民營資本積累的關鍵是蔣介石採取的土地改革,而台灣經濟的爆炸式成長,亦是在大陸實行改革開放的1980年代──台灣在經濟上「昔日輝煌」,無論在方式和時間上,和大陸並不遙遠。

至於「經濟停滯」,是針對當前台灣工資不漲、GDP面臨負成長的危機而論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阿扁連任發表就職演說時,台灣經濟尚有5%的成長率,只落後今日大陸1%。短短十二年間,頹勢即無可挽回。你可以嘲笑台灣的發展停滯,但卻不能無視同樣面臨淘汰落後產能和巨額債務困境大陸經濟,同樣面臨的挑戰。

以眼下總體經濟形勢來得到優越感,不僅說明對兩岸經濟發展的認識不清,也蘊含著大陸人對窮困記憶的自卑心態,更體現出國民以物質標準衡量一切的單一價值判斷。如果連陸生都無法擺脫這種心態,只能在台灣時遭到他人的厭惡,回國后繼續淪落在擴張過度的物質攀比中,自受其害。

民主亂象?自由意志的實現令人悲觀

再看台灣的民主政治。大陸人對此不外乎產生兩種反應:民主價值高於一切,大陸應該學習台灣搞全民選舉;或是民主亂象加速族群分化,拖累社會進步,千萬不能重蹈台灣覆轍。

相信任何一方都能就自己的觀點講出眾多原因,但我們思考的重點應轉向支撐民主制度自由主義價值觀。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時代,即向外聲稱「自由中國」,彼時以雷震、殷海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已經對中國實現自由主義的可行性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台灣在民主轉型後更奉行此種價值觀無誤。它與經濟起飛後橫行的消費主義一起,成就了今日台灣人的生活方式。

不幸的是,我在生活中看到的大多數情況,是普通人沒有能力承受此種廣泛的自由。家庭里親人的關係普遍疏離,年輕人的生涯規劃大多迷茫,許多人活到四五十歲還沒有找到人生的目標,隨波逐流于變化無常的社會價值。民間團體普遍繁榮,不同族群被尊重、保護,而彼此之間的對立分化日益尖銳。近日爆發的辱罵外省老兵的洪素珠事件,就是一個「聽過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自己人生」的案例,它顯示了個人無法安排好自己的獨立生活,更遑論珍惜自由的權力。

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在寫完《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之後,開始修正自己認為民主制度是歷史發展至臻之境的觀點,我想部分的關懷也來自於對人類自由能否實現的憂慮。身為陸生,我看到了台灣熱鬧的選舉標語和民主口號背後,每一個普通人難以達成的自由意志感到由衷悲觀。

多元文化?自由放任帶來的普遍繁榮

地域範圍有限的台灣,一直以它繁榮的思想文化為人稱道。我不能忘記我來台灣前內心的那個謎團,為何在面積只有北京六十分之一的台北市里,產生過情懷悠遠的現代主義文學,洞悉古今的歷史和哲學思想,以及無數影響大陸至今的流行音樂作品。原因是1949年知識精英的大量遷台嗎?還是政府從來沒有發動過破壞性的「文化大革命」?或許它們都不足以完全解釋這個問題。

從清朝漢人來台開墾拓荒,到日治時期現代化基礎建設的展露頭角;從國民黨為謀求正統對中華傳統的復古式提倡,到商業社會美式消費文化的迅速入侵──台灣的文化始終呈現多層次交疊、多元融合共存的現象。連隸屬南島語族的原住民特征,都可以在今日的台灣社會窺見一二。它是一種在公民精神統合下,各文化要素自由生長、發展的結果。儘管自由主義帶給底層民眾許多生活的困擾,卻留給了知識精英大量創作、發揮的空間;而大眾對文化生活的熱愛和尊重,則自下而上為好的作品提供了一個溫床般的良好氛圍。

你可以說台灣現在的文化優勢沒那麼大了,但當你走進台大時仍能感受到不輸北大的人文氣息,翻開台北市的眾多文學獎合集時仍能體會到它們的審美趣味,參觀創意園區的前衛藝術展覽時仍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先鋒色彩。對於任何一個抱著求學之心的人來說,這些不都是比旁觀和參與政治論爭更值得欣喜的時刻嗎!

變與不變之間,台灣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三年間在台灣,常聽到家鄉家人和朋友講述國內的變化,大到令人驚歎;而我身處的地方,卻一直那麼青春、平靜、悠閒。我開始真切地感到,台灣帶給我的,只是一種與此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罷了。

它教我捨棄單一的經濟決定論和以物質標準衡量一切的價值觀,從而堅定地尋求一種更為豐富精神生活滿足,體會來自內心的幸福;它告訴我無論採取何種政治制度,人類的自由都需要自我的約束和努力才能達成,為此我們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它一再督促我尊重不同層次的文化,如此才可能在兼采眾長之余,有擔當地創作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傑出作品。當然,在台灣受到的教育,也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著我,在古老的中國文明之外,另有一種熠熠生輝的西方精神需要獲取和學習,而我們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一書中曾說,「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價值恰恰就是你選擇的那種意義。」世界那麼大,台灣那麼小,對我而言它僅是現階段的一種生活方式,至於你們要選擇它其中的哪種意義,也是你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