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圖見此。
逝去的回憶
早前閱畢梁文道在獨立媒體發表的〈帝國末日的解釋〉,不禁勾起二十多年前種種回憶。蘇聯在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體,而當年聖誕假期過後,我如常上班,過著一般中環打工一族的生活。那時資訊沒有現今般發達,國際新聞訊息還要靠主流媒體獲取。我仍清晰記得,為了較深入了解整件事,在那段日子的午飯時間,我往往留在機構的圖書館,借閱《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追看蘇聯解體後的進展。
蘇聯哥爾巴喬夫於當年8月在黑里米亞海濱渡假屋被軟禁三天,最終由葉利欽領導民眾粉碎共產黨高層與軍方保守勢力發動的政變。這驚天動地的三日,告訴全世界這個維持了70多年的帝國,終於搖搖欲墜。然而,對於事件的種種解說,我總是無法完全信服。畢竟,蘇聯這個曾經和美國各踞一方的超級霸權,以及由這兩個超級強國構成的兩極世界格局,在戰後延續了一段頗長時間。它的突然解體,除了使得當時歐美那些蘇聯學家(sovietologist)的眼鏡碎片散落一地外,就連帶美國中情局的情報水平,也備受質疑。
直至近年我一頭栽進了石油產能峰值理論(peak oil theory)的相關資料後,上述困擾我多年的問題,似乎浮現出一個較滿意的答案。
能源危機的角度
蘇聯解體二十周年,專研石油產能峰值課題的網站The Oil Prum邀請了亞拉斯加大學能源經濟學教授Douglas Reynolds發表一篇題為〈Peak Oil and the Fall of the Soviet Union : Lessons 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Collapse〉的文章。當中的觀點為蘇聯解體這宗歷史公案,提供了另一個嶄新的視角。
Reynolds教授在該文中,批評了對蘇聯解體的種種主流解說,例如將其解體理解成共產主義中央規劃式經濟制度的失敗,以及蘇聯為應對列根的冷戰軍事威嚇而大增軍費開支,進而拖垮整個蘇維埃帝國這些論點。他認為,如果馬列式共產主義的效率如此不堪,那麼蘇聯為何能夠存在70多年,而其間還安然經歷過二次大戰和冷戰初期的種種國際張力 ?
Reynolds教授的著作《Scarcity and Growth Considering Oil and Energy : An Alternative Neo-Classical View》亦為此提供了答案。他詳細研究過蘇聯解體前的石油能源數據,結論是當時蘇聯石油產能下降,導致其國民生產總值 (GDP) 收縮,所以蘇聯的解體,本質上是其失效的體制,無法回應當時國內能源危機所致。在1987年至1996年期間,蘇聯的石油產量下降了43%,導致蘇聯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蕭條。根據其進行的統計分析,當時石油產能下降,是走在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之前,而不是相反。
有人會說,這個統計學的測試 (Granger Causality) 不足以支持上述的研判。因為有關的石油產量下降,有可能是因其內部之經濟問題所致,與當時其國內石油供應匱乏這個因素無涉。例如蘇聯解體可能是因為其花太多軍費開支,以致未能支付油田工人薪酬。然而,Reynolds教授指出,如果因為內部經濟運作失效的話,那麼為何蘇聯同期的煤炭和天然氣環節,並沒有出現像石油環節般的產能下降問題 ? 很明顯其解體是因為石油資源匱乏,而不是因其經濟效率低下而導致石油產量下降。
為何俄羅斯能重振雄風 ?
那麼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在近十多年卻能重拾升軌,一躍成為當今石油大國 ? 較合理的解釋是當時蘇聯是個封閉系統,而它只能按照當時這個系統內的既有科技、市場和政治機制來操作。當蘇聯解體後,它便可借助西方的開採科技和管理體系來提高產量。在蘇聯舊有體系局限下,蘇聯只能開採出西方科技所能開採的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二。然而,這並不表示當時蘇聯並不存在石油匱乏的情況。
蘇聯的石油產量,即使在其本身科技局限下,仍然能夠在1930年至1987年期間持續提升。如果我們認為是蘇聯制度的低效率,導致其1988年後產量下降,那麼為何產量不在1950或60年年代便開始縮減 ? 理由很簡單,當時蘇聯石油蘊藏量夠大,而即使其科技效率不高或開採過程中浪費嚴重,但其仍能維持產量上升。
所以,在某個特定技術水平和經濟體制之內,某個地區的石油產量必然會到達頂峰。美國自1970年初石油產量達到峰值後,便一直下降,直至近年因水力壓裂技術和水平鑽井技術有所突破後,產量才由低位回升,但仍未能回到1970年初的峰值。
主流論述的不足
Reynolds教授的研究,揭示出過往關於蘇聯解體的主流論述的不足。過往解釋蘇聯解體的其中一個說法,是所謂的列根教條(Regan Doctrine),即蘇聯的解體是其回應美國的軍事競賽威嚇,被迫大量增加軍費開支,進而拖垮了蘇聯低效率的經濟體系。然而,列根是在蘇聯第11個五年計劃(1981開始)開展後才上任。以蘇聯這個低效率的官僚體制,它難以在不大幅改寫第11個五年計劃的情況下,迅速回應列根的軍事策略。所以即使蘇聯要回應當時美國軍事威嚇,也只會在第12個五年計劃(即1986 - 1991)對列根的軍事政策作積極回應。然而,蘇聯的第12個五年計劃並沒有顯示其將會大幅增加軍事開支。而截至1988年,亦沒有紀錄顯示其在國防開支方面有重大改變,而且其飛彈數目亦沒有大幅增加。因此,指稱蘇聯耗費大量國防開支和其秘密警察開支急增,擠掉其經濟所需的投資資金,進而拖垮蘇聯經濟這些論點,基本上是站不住腳的。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88年蘇聯面對其產油量下降,被逼取消向其東歐衞星國提供廉價石油,並且要向其收取以硬貨幣支付的市場油價,導致其紛紛倒台,才是蘇聯解體的前奏曲。
成王敗寇 ?
如果大家接受以上論點,那麼蘇聯帝國之解體,可能與梁文道在〈帝國末日的回憶〉一文中所述的「蘇聯之所以分解,之所以如此分解,分解之後又變成當前這副模樣,原來多半是兩個人的問題;這兩個人就是性格形象南轅北轍,大部分時間都在纏鬥不休的哥爾巴喬夫和葉利欽了」這個觀察沒有什麼重大關係,而梁文道這些觀察,無可避免陷入了傳統中國人那種成王敗寇的歷史觀,誇大所謂政治領袖在歷史進程中的個人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