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美國總統大選的初選至今,誰的現場造勢活動人數最多?不是希拉蕊,不是川普或任何共和黨候選人,而是一個自稱社會主義者的候選人:七十多歲的柏尼桑德思(Bernie Sanders)。他在愛荷華和新罕布夏的造勢集會通常比民主黨和共和黨任何一人都大,八月初在波特蘭的一場演講吸引了將近兩萬人,場外還有九千人進不來),CNN說「創下2016年總統大選的造勢活動人數記錄」。(對比:希拉蕊至今最多人數是五千五百人。)
桑德思是個六零年代的左翼青年、反戰份子,當金恩博士於1963年在華盛頓發表「我有一個夢」的演說時,青年桑德思就在群眾之中。
六零年代末,如同成千上萬個嬉皮和新左派青年,他也搬到佛蒙特這個安靜的州來尋找便宜的土地,過他們的自由生活。他在這裡沒有正式工作,主要是關注反戰和其他社運議題,並代表社會主義政黨「自由聯盟」參與過四次地方選舉,但每次都落選,沒有一次選票超過百分之六 。
1981年,他以獨立身分競選佛蒙特最大城市柏靈頓(Burlington)的市長,比之前更強調市民關注的議題,竟然選上了。桑德思成為美國唯一的獨立黨籍市長,並且是極少數自稱是社會主義者的市長。接下來他以務實但帶著左翼理想的「市政社會主義」連任三次,而後在1990年當選國會議員,然後選上參議員。在最近一次參議員選舉中,他贏得七成選票。
對於參選總統,他是一直很猶豫的,因為過去進步人士以兩大之外的獨立身分參選,都沒有太好的結果。兩千年大選,知名的社運人士奈德(Ralph Nader)以綠黨身分參選,吸收了很多不滿民主黨的選票,被不少人視為是讓共和黨小布希獲勝的關鍵之一。
他在乎的不是個人輸贏,而是他對於他的理念富有責任:如果他敗的很慘,對這些理念是一種巨大的羞辱和挫敗。
他四十年來的理念一直是美國的經濟不平等和政治被企業利益腐蝕,因此這個政治經濟體制需要更基進的改革:「我害怕如果在近期內,這個社會沒有出現徹底改變,我們的整個文明將會進入一個經濟的黑暗時代。」這是他1974年參選的政見。
如果這個想法在那時看來激進,那麼經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經過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且越來越多主流經濟學者如保羅克魯曼和史帝格里茲都強調美國民主的政治不平等如何和經濟不平等惡性循環時,這些想法在大眾眼中已經不奇怪。
尤其,民主黨最強大的候選人是和華爾街金主關係密切、本身就是巨富的希拉蕊柯林頓時,許多不滿的選民就轉向桑德思這位白髮蒼蒼的不老騎士(他這次參與民主黨的初選)。
在他的演講中,他談的是經濟不平等、被企業控制的媒體、富人如何壟斷了民主、全球暖化、歐巴馬的太平洋貿易協定、全民健保、稅制改革、嚴格規範華爾街等等。
「歷史上最好的總統──那些最勇敢、聰明、大膽的人,他們也沒有辦法去面對重大危機,除非有一個群眾政治運動,除非這個國家出現一場政治革命。」這是他所期待的。
最近民調顯示,他在新罕布夏的初選選民中,獲得31%的支持,只落後希拉蕊百分之十。他的全國民意支持度則是超過百分之十。
桑德思最終或許不會擊敗希拉蕊贏得民主黨初選(但現實常充滿意外!),或者未能實踐他所想像的政治革命,但他的受歡迎或許正代表一場人心的革命正在誕生,美國的政治議程也有可能因此被改變。
回頭來看,台灣的政治不平等和經濟不平等同樣嚴重,但一個太遜的國民黨候選人,卻讓民進黨似乎過於輕鬆,小英也不像2012年主打「公平正義」,於是這個體制顯然不會有更結構的改變。然而,上週社會民主黨和綠黨正式結盟,要共同爭取立委的政黨票,在目前的政治格局看來,這個聯盟是最致力於挑戰既有的政治與經濟體制,最以環境正義、多元民主、社會平等作為主軸。
我們沒有桑德思,但起碼應該讓體制內存在一個更尖銳的改革之聲。
原文刊在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