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那些年」遇上「澳門」

當「那些年」遇上「澳門」

也許是催谷《深宮計》的緣故,近來我在YouTube中發現了一段名為「你追過的:馬浚偉」的短片,重溫他多個經典角色,包括《鹿鼎記》中的小玄子、《洛神》中的曹植、《妙手仁心》中的張家裕……但當中我最留意的是《十月初五的月光》裏的司徒禮信。因為對於我這個九十後而言,當「那些年」遇上「澳門」,或許真的要從《十月初五的月光》說起,這一切,或許因為這劇其實尚有另外一個別名——《澳門街》。

電視劇給予的身份認同

「澳門街」出現在流行文化產物,《十月初五的月光》絕非先河,但我相信,對我這輩的澳門人而言,《十月初五的月光》確實有其一定的位置。

猶記得此劇首播時,我每晚總會安坐電視機前,乖乖看完全集,那大概是一種情意結︰澳門擁有自己的電視台,但我們日常看的是無綫劇集、港產片,聽的是香港、台灣樂壇的流行曲,追的偶像也不會是澳門明星,就在這種靠著消費外地流行文化成長的背景下,《十月初五的月光》的出現可算是一個突破,因為劇中的場景不再是疏離的香港街景、地標,而是我們每天上學時會走過的路,假日親子樂時會去的噴水池、南灣湖、大三巴、黑沙海灘……那是從小開始被灌輸「大香港小澳門」思想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縱使澳門很小,但還是有值得讓人關注、欣賞的地方。

這種由電視劇而生的「澳門人」身份認同,除了來自片名的「十月初五」及與之對應的街名外,亦因為它的所提供的「公眾面譜」著實能符合當時澳門人的想象︰善良、樸素、「抵得諗」,令觀眾如我,更易代入劇中的氣氛。
「月光」何以勝「巨輪」?

誠然,《十月初五的月光》中其實有不少「穿崩位」,例如為考慮取景而經常出現「不順路」的情況,亦沒有用上澳門人對地方的慣稱(如會稱呼議事亭前地為「廣場」,而非澳門人慣用的「噴水池」),而且劇裏其實也潛藏了不少香港人對澳門的刻板想象,但我依然認為它比《巨輪》優勝,雖然兩劇情節中也有提及手信店,但和後者只有手信店相比,《十月初五的月光》中還有黑社會、疊碼仔、燉奶店、歌舞廳、浴室、賽車等,縱使是將澳門聲色犬馬的一面放大,但總比《巨輪》抽空社會現況,一味只為賣廣告為好。

八九十後的澳門一代重看《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感受很深,是因為我們曾經經歷如劇中一般美好的景況,但正當我們努力求學,打算躋身這個美好社會的同時,它也沒有停下腳步,反而比我們跑得更快、更前。所以,看《巨輪》時,我會因為它的「廣告味」而不屑一顧, 但看《十月初五的月光》時,卻是一絲絲的心酸︰這套劇不算完美,以卡士來算不算一線劇位,情節未見創新,又有「穿崩」和「蝦碌」位,甚至還有不少定型想象。但看著小城的劇變步伐比張智霖老化的速度來得更快時,我突然覺得這些都不再重要了,反而會感激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套劇集,在這紛亂的時勢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重溫小城那美好、恬靜的時光。

至於那電影版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嘛,我沒有入場看,更沒打算看,因為還是那句,當小城的劇變步伐比初哥哥和君好的老化速度來得更快時,我還是「停在遠處 祝君安好」比較好。

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