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單被香港旅行團埃及車禍掩蓋了的新聞,非常重要。繼一九八九年拉什迪小說《撒旦詩篇》事件後,這是西方社會再一次以褻瀆伊斯蘭教來證明言論自由高於對某社群的尊重,而事情已發展成一場不可收拾的大混戰。
事情始於去年九月三十日,丹麥報章Jyllands-Posten請來漫畫家,畫了十二幅有關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這本身已是違反了伊斯蘭教禁止為先知造像的重要戒命,而且漫畫的內容亦極具挑釁性,有至少兩幅將穆聖與炸彈襲擊相提並論。丹麥本身以及中東和南亞國家的伊斯蘭團體開始有反應,組織示威抗議,但範圍很小,未得到普遍關注。到一月中旬,事件突然升溫,法國、德國、比利時、挪威、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報章,陸續全部或部分轉載漫畫,報章表示,此舉是要聲援受到巨大政治壓力的Jyllands-Posten報﹝已經為傷害伊斯蘭教徒感情道歉,但堅持有權刊登﹞,強調言論自由高於個別宗教價值。這幾天伊斯蘭世界愈激烈反對,就愈多歐洲報紙轉載漫畫,雙方像玩話事啤一樣「鬥大」﹝其中也有些退去了,像法國《晚報》﹝soir﹞,就道歉兼抄左總編輯﹞。伊斯蘭世界對事件的反應在傳媒推波助瀾下愈來愈激,其中在巴勒斯坦,剛輸了議會選舉的法塔赫武裝派系到酒店搜捕西方人,又威脅要襲擊轉載漫畫的國家﹝反而贏了選舉的哈馬斯沒有高調出來,證明進入建制果然令哈馬斯收歛了﹞。
這次混戰跟一九八九年的拉什迪事件不同,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支持拉什迪,反對臨死前出來撈取宗教資本的伊斯蘭革命領袖霍梅尼﹝是他向拉什迪發出格殺法令,令事件升級﹞。但這次,無論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還是一些歐洲人權組織,都覺得歐洲的報章太過分,無中生有地濫用言論自由。英國衛報二月三日的社論,更點出丹麥及其他報章所謂言論自由旗幟下的右翼反移民政治,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