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香港還是到外地旅行,筆者總是找機會認識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最近到台灣旅遊。在網上尋找有關資料時,發現很多有關當地越南餐廳、越南語文班等的資料,勾起筆者對居於台灣的越南族群的興趣。剛巧收到「南洋台灣姐妹會」的電郵,於是便立即相約拜訪她們在台北的辦公室,了解一下她們的工作,看看台灣不同文化族群的情況。
顧名思義,2003年成立的南洋台灣姐妹會最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一班嫁到台灣的東南亞籍新娘,因為歷史文化的淵源,她們多數來自越南。根據姐妹會提供的資料,現時台灣的外籍配偶共52萬人,其中越南籍佔了19%,僅次於來自大陸的配偶。
甫坐下,姐妹會的幹事梁組盈就介紹她們正在眾籌一副桌上遊戲,名為《水上市場:波濤中的越南》。桌遊跟外籍新娘有甚麼關係呢?組盈解釋,越籍新移民因語言及文化差異,常受到社會歧視,她們的子女身上亦有負面標籤。姐妹會希望透過桌遊,一方面讓台灣人認識越籍新移民的語言、歷史及文化,減少隔膜及歧視;另一方面亦可讓移民第二代重拾對越南的身份認同。
雖然還在試玩及修訂的階段,但遊戲樣版已經是非常的仔細,。組盈告訴筆者桌遊是從姐妹會創辦人洪滿枝女士平日教授越南語的教具演化出來的。她補充,目前台灣國中小學生總數大約為180多萬人,其中新移民的第二代佔了一成,已遠超過原住民學生數目。教育部在2018學年度開始實施「新住民語文課程」,增加越、印、泰、柬、緬、馬、菲語言作為新住民學生必修項目,一星期上課一次。不過組盈擔心,推行的時候會因為師資等問題無法完全落實。而在這個背景下,桌遊可以在學校或社區發揮補充作用。
姐妹會做了深入的資料搜集,盡量令玩家在遊戲的每一個微細部份中都能充份體驗越南文化。遊戲有兩個玩法,簡單玩法名為「波濤腦力戰」,簡單來說就翻牌記憶遊戲。每名玩家手上有三張卡,每張卡上都有一件越南市場常見貨物的字詞,例如港人常吃的「牛肉湯河」。同時,將34張越文字母卡、兩張狀況卡一共36張卡牌背面朝上。輪流翻牌再把卡牌蓋回,玩家要記住印有跟自己手上單字的字母卡位置, 務求最快把圖板上相應的字母卡一次全部翻開。最先有人配對完三個貨物卡單字,結束遊戲,結算各自積分,得分最高者獲勝。
複雜玩法叫「湄公爭霸戰」,遊戲模仿越南湄公河水上市場操作,玩家要盡量運送最多貨物出售。當中會認識到越南歷史事件,又會了解到越南的服飾、食物、建築及人物等。
眼前最吸引筆者是這套桌遊的畫功非常精美,角色牌上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小船形狀的棋子上,畫上可愛的眼睛。這個是根據越南水上市場真正船隻而繪畫的。組盈告訴筆者在試玩的過程中,越裔小朋友和他們的媽媽很多時可以自豪地跟朋友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大人則很欣賞遊戲的精美畫功和認真的資料搜集。
組盈期望眾籌可以達到40萬台幣(現時約籌得20萬),她們便可以推出英文版本,讓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可以通過這個桌遊認識越南的文化。在此也請香港的朋友多多支持,通過以下連結預購這款桌遊,為推動多元文化出一分力。